送徐三母舅
独我无母儿,少小依诸舅。
朅来幸长成,恒不侍左右。
微官远乡闾,薄禄恋升斗。
舅从江南来,出迎急奔走。
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顿首。
开樽呼小童,具馔命新妇。
婴儿喜牵衣,效我前为寿。
岂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
欢声动比邻,自卯饮至酉。
人生百年中,此乐良不偶。
舅呼我来前,我乐汝知不。
见汝犹见娣,意岂在樽酒。
乐极翻成悲,又恐别不久。
秋风吹薄衣,斜阳挂衰柳。
恨无鲁阳戈,匆匆遽分手。
昔日渭水阳,今朝潞河口。
世异情不殊,所乏惟琼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与舅舅相聚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离别的哀愁,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首句“我观天下人,一一皆有母”,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世间,强调了母爱的普遍性,引出了自己特殊的情感体验。接着,“独我无母儿,少小依诸舅”两句,点明了自己没有亲生母亲,从小依靠舅舅抚养长大,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朅来幸长成,恒不侍左右”表达了诗人成年后,因公务繁忙而无法常伴舅舅身边,流露出对未能尽孝的遗憾。舅舅从远方来访,诗人“出迎急奔走”,体现了甥舅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顿首”描绘了舅舅登堂拜见长辈的场景,表现了家族礼仪的庄重与亲情的深厚。“开樽呼小童,具馔命新妇”则展现了家庭聚会的温馨氛围,婴儿的天真与喜悦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岂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一句,诗人感慨于亲情的自然流露,即使不是血缘关系,也能够感受到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聚会中“欢声动比邻,自卯饮至酉”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聚会的热烈与持续时间之长。
“人生百年中,此乐良不偶”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视,感叹这样的快乐并不常见。舅舅的呼唤,让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预感到了分别的即将到来。
“乐极翻成悲,又恐别不久”揭示了聚散离合的无奈与伤感,诗人担心相聚的时间短暂,离别即将到来。秋风、斜阳、衰柳等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恨无鲁阳戈,匆匆遽分手”表达了诗人希望时间能够停留,不愿与舅舅匆匆告别的心情。最后,“昔日渭水阳,今朝潞河口”通过地点的转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但“世异情不殊,所乏惟琼玖”强调了尽管环境变化,但亲情不变,只是缺少了珍贵的礼物作为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离别的哀愁,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