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仲舍人灊山诗集其子軧叔止见惠且有诗和以谢之
宋 · 杨万里
灊山诗伯锦裁篇,玉树郎君手为编。
美似洛花争晓靓,清如江月赴秋圆。
力追杜老今谁拟,亲得陵阳夜半传。
再拜一吟三太息,青灯细雨伴凄然。
美似洛花争晓靓,清如江月赴秋圆。
力追杜老今谁拟,亲得陵阳夜半传。
再拜一吟三太息,青灯细雨伴凄然。
注释
伯锦:诗人名。裁篇:创作诗歌。
玉树郎君:才华出众的青年。
杜老:杜甫,唐代大诗人。
陵阳: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在之地。
太息:叹息。
翻译
伯锦裁剪潁山诗篇,玉树郎君亲手编纂。美如洛阳清晨的花朵竞艳,清澈如秋天江月圆满无缺。
谁能比得上杜甫的才情,这诗犹如陵阳深夜的秘传。
深深鞠躬,低声吟咏,感慨万千,只有青灯细雨陪伴着这份凄凉。
鉴赏
在这首诗中,作者杨万里通过对灊山诗伯的赞美,展示了自己对于书法与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锦裁篇"和"玉树郎君手为编"表明诗人对灊山作品的赏识和尊崇,将其比作洛阳名花竞相斗艳,与秋月圆满相得益彰。
"力追杜老今谁拟"一句,则是作者借古人之口,自比于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雄心和抱负。同时,通过"亲得陵阳夜半传",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灊山作品的珍视与欣赏,如同夜深时分才能得到的宝贵信息。
最后,"再拜一吟三太息"表达了作者在阅读和思考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而"青灯细雨伴凄然"则描绘了一幅诗人独处书房中的景象,借由环境氛围强化了作品的意境。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灊山诗集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与鉴赏的深厚情感和个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