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赠沈臞樵先生
容得踏云双短屐,碧桃花里访臞仙。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贞的《题画赠沈臞樵先生》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山水画卷。首句“春山如黛柳如烟”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春山比作青黑色的黛色,柳树则如轻盈的烟雾,形象地展现出山色的秀美和柳条的柔美,营造出朦胧而生机盎然的景象。
次句“罨画楼台小洞天”进一步描绘了画面中的楼阁与自然环境,楼台仿佛是画卷中的一景,宛如仙境,小洞天则暗示着隐逸与超脱的氛围。这里以“罨画”形容楼台的精致,犹如精心绘制的画作一般。
最后两句“容得踏云双短屐,碧桃花里访臞仙”,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沈臞樵的赞美和对他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穿着轻便的短屐,踏着云雾,走进桃花盛开的深处,去拜访那位清瘦的仙人,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对友情的深厚。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和隐士生活,寄寓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词语解释
碧桃的意思:◎ 碧桃 bìtáo[flowering peach] 一种供观赏的桃树,花重瓣,有白、粉红、深红等颜色...
春山的意思:(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维 《鸟鸣涧》诗:“人閒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潘太守诗》:“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处处子规声。”(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隐 《代董秀才却扇》诗:“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园 《后南柯·释酗》:“问何时消除芥蔕,终不免愁锁春山未展开。”(3).指春神。...
洞天的意思:◎ 洞天 dòngtiān[fancinating place] 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别有天地,现在借指引人入胜的境地别有洞天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画楼的意思:雕饰华丽的楼房。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聚靄笼仙阁,连霏绕画楼。” 宋 李清照 《浪淘沙·闺情》词:“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红楼梦》第二八回:“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楼台的意思:◎ 楼台 lóutái(1) [balcony]〈方〉∶凉台(2) [a high building; tower]∶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楼台...
踏云的意思:亦作“蹋云”。腾云,驾云。 唐 李商隐 《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騏驎踏云天马狞, 牛山 撼碎珊瑚声。”《西游记》第七九回:“将白鹿一声喝起,飞跨背上,踏云而去。” 清 惠周惕 《从赤城至国清寺》诗:“斜阳林外送微风,布袜萧然蹋云去。” 清 凌廷堪 《里巫行》:“巫鼓一击灵旗开,踏云天马从天来。”...
桃花的意思: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
罨画的意思:色彩鲜明的绘画。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订讹·罨画》:“画家有罨画,杂彩色画也。”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的艳丽多姿。 唐 秦韬玉 《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花明驛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画开。” 宋 叶适 《送惠县丞归阳义》诗:“二岭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画绣徘徊。” 金 毛麾 《游河西孙氏园》诗:“亭榭依山水乱鸣,已如罨画障中行。”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峯无恙又晴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