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班王同年还潮
明 · 黎遂球
兴即移家厌即归,黄金散尽有春衣。
红阑旧宅人相望,恰傍寻巢燕子飞。
红阑旧宅人相望,恰傍寻巢燕子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许班王返归潮州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环境的交融。
“兴即移家厌即归”,开篇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当兴趣或热情兴起时,他便迁移住所追求新的生活;而当厌倦或不满足感袭来时,则会毫不犹豫地返回原处。这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方式,既体现了主人公对自由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生活变化的敏感和适应能力。
“黄金散尽有春衣”,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的个性特点。他并非物质的奴隶,即使挥霍一空,也能保持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仿佛春天的衣物般轻盈。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主人公的经济状况,更体现了他超脱于物质追求之上的人生态度。
“红阑旧宅人相望”,转而描绘了主人公离开后,旧居周围的人们对他离去的期待与关注。这里的“红阑”可能指的是装饰有红色栏杆的房屋,象征着生活的色彩与活力。人们在红阑旁翘首以盼,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他们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
“恰傍寻巢燕子飞”,最后以燕子筑巢回归的场景作为收尾,寓意深刻。燕子的归来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隐喻了主人公的回归。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循环与人的生活情感联系起来,传递出一种生命轮回、情感永恒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展现了主人公独特的生活哲学和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中人们对自由、变化与回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