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四)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我所思兮在桂林,征鸿回翼杜鹃瘖。
荔丹谁遣霜风吹,珊紫长依海水深。
言鸟娇能怜蔻孕,舶香妒不损檀心。
从过庾岭闻羌管,雨替风凌直到今。
荔丹谁遣霜风吹,珊紫长依海水深。
言鸟娇能怜蔻孕,舶香妒不损檀心。
从过庾岭闻羌管,雨替风凌直到今。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广落花诗三十首》中的第四首,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桂林的思念之情。首句“我所思兮在桂林”,直接表达了对桂林的深深怀念,桂林山水的美景仿佛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接下来的“征鸿回翼杜鹃瘖”一句,通过鸿雁南归和杜鹃鸟的沉默,渲染出一种离别与寂寥的氛围。
“荔丹谁遣霜风吹,珊紫长依海水深”两句,运用象征手法,荔丹象征着鲜艳的色彩,却被霜风吹落,暗示美好的事物易逝;而珊紫则深藏于海中,比喻深情难以触及。诗人借此表达对桂林的遥不可及和内心的哀愁。
“言鸟娇能怜蔻孕,舶香妒不损檀心”一句,言鸟的娇媚似乎都能怜惜花朵的孕育,而舶香(可能指某种香气)却嫉妒地不愿损害檀木的心,这里以物拟人,展现了诗人对桂林的痴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两句“从过庾岭闻羌管,雨替风凌直到今”,诗人回忆起曾经在过庾岭时听到的羌笛声,那悠扬的乐曲仿佛穿越风雨,至今仍萦绕在耳边,表达了对桂林的长久思念,以及时光流转中情感的持久不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桂林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