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庵为陈粹之佥宪
明 · 林光
老蛰安冬不露辉,此庵宁与此翁违。
三更白月常留照,九夏晴霜也自飞。
何处炎炎堪炙手,此中默默已无机。
宜春短褐还飘洒,曝背何妨爱晚晖。
三更白月常留照,九夏晴霜也自飞。
何处炎炎堪炙手,此中默默已无机。
宜春短褐还飘洒,曝背何妨爱晚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冬日里静谧的冷庵,与其中的老翁相映成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庵内独特的氛围与景象。
首联“老蛰安冬不露辉,此庵宁与此翁违”开篇即点出主题,庵内老翁在寒冷的冬季里安然自得,不显山露水,与庵舍一同静默无言,似乎与外界的喧嚣格格不入。
颔联“三更白月常留照,九夏晴霜也自飞”进一步描绘了庵内的自然景观。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夜,还是炎热的夏日,月光和霜雪都如同忠实的守卫,静静地陪伴着庵内的一切,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之美。
颈联“何处炎炎堪炙手,此中默默已无机”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庵内环境的清凉与内心的平静。在外界的酷热中,人们或许会感到焦躁不安,但在庵内,却能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心灵得以净化。
尾联“宜春短褐还飘洒,曝背何妨爱晚晖”以生动的细节收束全诗。即使在春日里,庵内的衣物仍随风飘扬,而老翁在阳光下晒背,享受着温暖的夕阳,这份自在与满足,正是庵内生活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冷庵及其居住者的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诗中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