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晚客狎至应接不一或有疑者作此诗示谢敞教授赏析

晚客狎至应接不一或有疑者作此诗示谢敞教授

宋 · 李复
岸帻扶藜杖,移床傍晚林。
形骸犹是累,语默更何心。
望外浮云薄,凉生古汲深。
自怜多懒僻,尘色闷孤琴。

拼音版原文

ànzhàngchuángbàngwǎnlín

xíngháiyóushìlèigèngxīn

wàngwàiyúnbáoliángshēngshēn

liánduōlǎnchénmēnqín

注释

岸帻:头巾。
藜杖:藜木手杖。
傍晚:黄昏时刻。
形骸:身体。
累:疲惫。
语默:言语行动。
心:内心想法。
浮云薄:天边云层稀薄。
凉生:感到清凉。
古汲:古老的水井。
多懒僻:非常懒散和偏僻。
尘色:尘世的纷扰。
孤琴:孤独的琴声。

翻译

戴着头巾拄着藜杖在岸边散步,傍晚时分搬动书桌来到树林边。
身体虽然疲惫,言行举止还受束缚,心中又有什么想法呢?
遥望天边浮云稀薄,古井中传来阵阵凉意。
感叹自己过于懒散偏僻,尘世纷扰让孤独的琴声更加压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移床至林边,环境清幽,心境宁静。"岸帻扶藜杖,移床傍晚林"一句中,“岸帻”指的是靠近水边的地方,“藜杖”则是老年人使用的手杖,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年迈体弱,需要依靠手杖行动。"移床傍晚林"表明诗人选择在傍晚时分将自己的卧榻搬到林边,是为了寻求一种宁静与孤独。

“形骸犹是累,语默更何心”两句透露出诗人的身心状态。"形骸"指的是身体的疲惫不堪,而"犹是累"则说明这种疲惫感依旧存在。这两句表明尽管诗人已经到了林边寻求宁静,但内心的烦躁与外界的干扰仍然无法完全摆脱。

“望外浮云薄,凉生古汲深”写的是远处的景象。"望外浮云薄"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远方天际飘渺的云朵,而"凉生古汲深"则是对环境的一种感受,可能是在描述某个古老的水井旁边产生的清凉感觉,这里的“古汲”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沧桑。

最后两句,“自怜多懒僻,尘色闷孤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哀伤和内心世界的描绘。"自怜"意味着诗人在自我反省中感受到一种哀伤,而"多懒僻"则说明这种哀伤来自于他对自己性格中的孤僻所产生的理解。"尘色闷孤琴"则是对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一种比较,"尘色"指的是尘世间的喧嚣,而"闷"则是一种情感状态,可能是由于长时间不弹琴而导致的凄凉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于孤独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这种选择中所体验到的复杂情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