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文访并呈同社
清末民国初 · 谢汝铨
甲子流年过等头,天教吾老益多愁。
也知有偶应无独,何意同时却异忧。
鲁史窃思宣圣笔,野人难就使君舟。
龙钟不合云台画,大泽羊裘志可酬。
也知有偶应无独,何意同时却异忧。
鲁史窃思宣圣笔,野人难就使君舟。
龙钟不合云台画,大泽羊裘志可酬。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岁渐长的感慨,以及在人生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忧愁与挑战。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有偶”与“无独”、“同时”与“异忧”进行对照,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首联“甲子流年过等头,天教吾老益多愁”,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老去,同时也暗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的忧虑和烦恼会逐渐增多。这里的“甲子”指的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周期,象征着岁月的轮回。
颔联“也知有偶应无独,何意同时却异忧”,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不确定性。诗人意识到生活中既有相伴相随的时刻(“有偶”),也有孤独面对的时刻(“无独”)。然而,即使是同时经历的事件,也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或后果(“异忧”),体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颈联“鲁史窃思宣圣笔,野人难就使君舟”,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向往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诗人想象自己如同鲁国史官一般,渴望记录下世间的真理和智慧,但又感叹自己难以像古代的君主那样,拥有实现理想的机会和平台(“使君舟”)。
尾联“龙钟不合云台画,大泽羊裘志可酬”,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迈体衰(“龙钟”),但内心仍有追求和抱负(“志可酬”)。他自嘲自己不适合被画入历史的云台(古代帝王表彰功臣的地方),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即使是在广阔的湖泽边穿着羊裘(古代隐士的装束),也能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和对个人理想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