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母吴氏挽词二首(其二)
宋 · 刘克庄
族昔多名婿,今观子更奇。
他年槐树谶,早岁柏舟诗。
割股延姑寿,抽簪活众饥。
事皆堪入史,何必墓傍碑。
他年槐树谶,早岁柏舟诗。
割股延姑寿,抽簪活众饥。
事皆堪入史,何必墓傍碑。
注释
族:家族。昔:过去。
名婿:有名气的女婿。
更:更加。
奇:奇特。
他年:未来。
槐树:一种树木,常用于预言。
谶:预言或预兆。
早岁:年轻时。
柏舟诗:可能指含有深刻寓意的诗。
割股:割下自己身上的肉。
延姑寿:延长母亲的寿命。
抽簪:拔下头上的簪子。
活众饥:救济饥饿的人群。
事:事迹。
皆:都。
堪:值得。
史:历史。
何必:何必一定要。
墓傍碑:墓碑边的故事。
翻译
家族过去有许多女婿,如今看到你更加奇特。未来可能会有槐树的预言应验,年轻时就写下过关于柏舟的诗篇。
你曾割肉为母亲延年益寿,拔下簪子救众人于饥饿。
你的事迹都值得载入史册,墓碑边的故事并非必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为赞颂真母吴氏的德行而作。全诗通过对族中名婿和子孙的赞美,展示了家族的繁荣与文化积淀。"他年槐树谶,早岁柏舟诗"表明家族成员自古以来就有预言天命、擅长文学创作的才能。"割股延姑寿,抽簪活众饥"则形象地描绘了家族中有人为了养育母亲甚至割肉相助,也有人在饥荒时拔针帮助他人,展示了他们高尚的人品和对社会的贡献。
诗人通过这些事迹说明,这些美德足以流传于史册之中,不必非要刻碑为记。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蕴深长,充分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崇尚道德、尊重家族与先辈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