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炀帝行宫(其二)赏析

炀帝行宫(其二)

明 · 徐熥
废殿荒凉噪暮鸦,广陵潮满夕阳斜。
一从凤辇归黄土,无复龙舟驻翠华。
春尽冷烟生蔓草,夜深明月照璚花。
当时复道今何处,半属芜城百姓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隋炀帝行宫的衰败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时间的无情流逝。首句“废殿荒凉噪暮鸦”,以“废殿”、“荒凉”、“暮鸦”的意象,勾勒出行宫的破败与凄凉,暮鸦的鸣叫更添了几分悲凉。接着,“广陵潮满夕阳斜”一句,通过广陵潮水的满溢和夕阳的斜照,营造了一种壮丽而又苍凉的氛围,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巧妙融合。

“一从凤辇归黄土,无复龙舟驻翠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隋炀帝奢侈生活和短暂统治的讽刺。其中,“凤辇”和“龙舟”是帝王出行的象征,而“黄土”和“翠华”的消失,则暗示了权力的消逝和荣华的落幕。

“春尽冷烟生蔓草,夜深明月照璚花”则进一步描绘了行宫周围的环境,春天的冷烟与蔓草,夜晚的明月与琼花,既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琼花”可能是指虚构或象征性的美好事物,与现实中的荒凉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当时复道今何处,半属芜城百姓家”两句,将话题引向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复道的消失和行宫的一部分成为普通百姓的住所,反映了历史的轮回和世事的无常,同时也蕴含着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隋炀帝行宫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无情,还蕴含了对权力、奢华与人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