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怀公藻几道
宋 · 陈棣
洒落陶彭泽,风流陈太丘。
别来添夕梦,归日负春游。
已改枯榆火,宁污寒具油。
不知行乐地,能话野人不。
别来添夕梦,归日负春游。
已改枯榆火,宁污寒具油。
不知行乐地,能话野人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洒落:形容行为洒脱,不拘小节。陶彭泽: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田园著称。
风流:指人的风采和才情。
别来:分别以来。
夕梦:夜晚的梦境,可能寓指对过去的怀念。
归日:归来之日。
枯榆:干枯的榆树,比喻生活简朴。
宁污:宁愿……也不愿……,表示坚守。
寒具:古代的一种面点,此处代指清淡的食物。
行乐地:寻欢作乐的地方。
野人:自谦或指未入世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翻译
洒落的陶彭泽,风流的陈太丘。分别后增添了夜晚的梦境,归来的日子错过了春天的游玩。
已经改变了烧枯枝的旧习,怎肯让清冷的灯火沾染油脂。
不知道何处是寻欢作乐之地,能否与我这山野之人共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所作的《寒食怀公藻几道》,通过对陶渊明和陈太丘的典故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公藻的怀念之情。首句“洒落陶彭泽”借陶渊明的洒脱不拘,暗示了对公藻自由自在性格的赞赏;“风流陈太丘”则以陈寔的风度比喻公藻的才情与品性。
“别来添夕梦”表达了诗人与公藻分别后,夜晚常常梦见他,思念之情深沉;“归日负春游”则表达了对未能共度春天的美好时光的遗憾。接下来两句“已改枯榆火,宁污寒具油”,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如改变烧火的柴薪,不愿让清贫的生活影响到与公藻的友情,进一步突显了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不知行乐地,能话野人不”,诗人询问未知的相聚之地,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与公藻畅谈,流露出对重逢的期待和对往昔友情的深深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