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塾巾楼中宋比玉对雪鼓琴余戏作图便面漫题时过娄江因订后期赏析

塾巾楼中宋比玉对雪鼓琴余戏作图便面漫题时过娄江因订后期

明 · 程嘉燧
闽客不见雪,流霰在鸣琴。
兹晨何飘瞥,快作崩山音。
七弦正凝结,万象回幽阴。
南思九仙远,北望三湘深。
江水萦后期,春气动前林。
毋令招隐曲,荒涂空古今。

鉴赏

这首明代程嘉燧的诗描绘了闽地罕见的雪景,诗人以琴声为媒介,表达了对雪景的独特感受和对未来的期待。"流霰在鸣琴"形象地写出琴声中夹杂着零星雪花,"飘瞥"形容雪落之轻盈,"崩山音"则显其气势。诗人通过七弦琴的凝结,暗示了周围环境的寂静与清冷,万象为之幽暗。

"南思九仙远,北望三湘深",诗人思绪飘向远方的神仙居所和湘江流域,寓含了对未知的向往和对故土的思念。"江水萦后期"表达出诗人与友人相约再会的期待,而"春气动前林"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

最后,诗人提醒不要让这琴声中的隐逸之情荒废了时光,"毋令招隐曲,荒涂空古今",表达了对珍惜当下、把握未来之意。整体上,这首诗融合了雪景、音乐与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词语解释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春气的意思:(1).春季的疠疫之气。《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陈澔 集说:“春者阴气之终,故磔攘以终毕厉气也。”(2).春季的阳和之气。《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种葡萄法》:“异时春气发动,众萌竞吐。”(3).春天的气象。 唐 杜甫 《宿白沙驿》诗:“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 元 迺贤 《雪霁晚归偶成》诗之二:“听得隔帘人笑语,夜来春气似 江 南。” 芦芒 《回春曲》:“此刻,祖国春气正浓, 北京 的暖气更袭人。”...

古今的意思:◎ 古今 gǔjīn[ancient and modern] 古代和现代古今差异...

后期的意思:◎ 后期 hòuqī[later stage] 某一时期的后一阶段文艺复兴时代的后期...

江水的意思:即 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诱 注:“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谓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导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盆城 去 鄂渚 ,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 江水 。”...

九仙的意思:(1).九类仙人。 南朝 梁武帝 《登名山行》:“采药逢三岛,寻真遇九仙。”《云笈七籤》卷三:“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火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2).泛指众仙。 唐太宗 《望终南山》诗:“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唐 顾况 《曲龙山歌》:“九仙傲倪折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

流霰的意思:飞降雪粒。常形容流泪。 南朝 齐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佳期悵何许,泪下如流霰。” 唐 许敬宗 《奉和喜雪应制》:“何如御 京洛 ,流霰下天津。”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五:“孤蓬铁笛声,闻之泪流霰。”...

鸣琴的意思:(1).琴。《韩非子·说林下》:“ 文子 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 晋 陆机 《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唐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诗:“远师 騶忌 鼓鸣琴,去和《南风》愜 舜 心。”(2).弹琴。 唐 高适 《登子贱琴堂赋诗》之一:“ 宓子 昔为政,鸣琴登此臺。” 唐 黄滔 《湘中赠张逸人》诗:“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逕赊。”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作邑启事》:“鸣琴堂上,将貽不治事之讥;投巫水中,必得擅杀人之罪。”(3).《吕氏春秋...

凝结的意思:[释义](动)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 [构成]偏正式:凝〔结 [例句]池面上凝结了薄薄的一层冰。(作谓语)...

飘瞥的意思:迅速飘落或飘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 清 陈维崧 《东风第一枝·丁巳元日大雪是日迎春》词:“小阑边飘瞥紆迴,点缀辛盘椒俎。”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致赵秋舲书》:“ 永叔 得其品, 文山 得其节。迄今数百年,影事空飘瞥。”...

气动的意思:◎ 气动 qìdòng(1) [pneumatic]∶利用撞击作用或转动作用产生的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的气动控制阀(2) [aerodynamic]∶空气动力的气动弹道...

七弦的意思:亦作“ 七絃 ”。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琴》:“今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 三国 魏 嵇康 《酒会》诗之一:“但当体七絃,寄心在知己。” 晋 陶潜 《自祭文》:“欣以素牘,和以七弦。” 清 金农 《游晋祠》诗:“更领凉堂趣,风中挥七絃。”...

三湘的意思:(1). 湖南 湘乡 、 湘潭 、 湘阴 (或 湘源 ),合称 三湘 。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区。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昔放 三湘 去,今还万死餘。” 清 吴伟业 《送圣符弟之任蕲水丞》诗之四:“廿载流移復, 三湘 转运长。”(2).指 沅湘 、 潇湘 、 资湘 。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遥遥三 湘 ,滔滔九江。” 陶澍 集注:“ 湘水 发源会 瀟水 ,谓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会 ...

万象的意思:[释义](名)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构成]偏正式:万(象 [例句]万象更新。(作主语)...

隐曲的意思:(1).幽深曲折。 汉 刘向 《列女传·阿谷处女》:“处子曰:‘ 阿谷 之隧,隐曲之地,其水一清一浊,流入於海。’”(2).鲜为人知的苦衷,难言之隐。 明 唐顺之 《与王龙溪郎中书》:“而亦若不免以世俗之疑相疑者何也?无乃故为迂其问以剔抉圣贤之隐曲,而白之於世也乎?”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而於吏治得失,民生隐曲,曾不一语及之。”(3).指房事。《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王冰 注:“隐曲,谓隐蔽委曲之事也。” 章炳麟 《五无论》:“人若不恶淫者,纳采问名,既公...

幽阴的意思:(1).阴静;幽深。《礼记·郊特牲》:“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 孔颖达 疏:“幽,深也。欲使其妇深思阴静之义,以修妇道。”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 巫山 幽阴地,神女艷阳年。”(2).阴暗。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锁院赐酒及烛》:“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方知覆育长。”(3).指阴间。《旧唐书·崔彦昭传》:“尔其坚持正直,允执规程,但畏幽阴,必归公当。”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幽阴之气,钟於北方,人之所终归,鬼之所藏也。”(4).用以指阴魂。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

招隐的意思:(1).征召隐居者出仕。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 杨慎 《春兴》诗:“难教迟暮从招隐,拟把生涯学醉歌。” 清 周亮工 《与王启伯总戎》诗:“ 小山 有赋人招隐,大树无心世任看。”(2).招人归隐。 唐 骆宾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诗:“闻君招隐地,髣髴 武陵 春。” 明 薛蕙 《草堂》诗:“珍重故人招隐意,草堂南郭可淹留。” 清 杨承宪 《三姝媚》词:“拂拂空香,引访秋骚客,来歌招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