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平江遇雨次日见元鼎扬丈
宋 · 陈藻
此来便拟见扬雄,席帽那堪走雨中。
漫刺修成还自袖,高门许入不能通。
姓名多谢曾相问,粮屦从今未解穷。
孟子休须嗔乐克,无车只等日轮东。
漫刺修成还自袖,高门许入不能通。
姓名多谢曾相问,粮屦从今未解穷。
孟子休须嗔乐克,无车只等日轮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扬雄:汉代学者,此处借指有学问的人。席帽:古代平民常戴的帽子。
修成:指写好的诗文。
粮屦:粮食和鞋子,代指生活必需品。
孟子:儒家经典《孟子》中的主角,这里可能象征着严肃的道德观念。
乐克:原指《孟子》中的人物乐正克,此处可能指过于忧虑或拘谨。
日轮东:比喻时间流逝,太阳东升,暗示积极乐观的态度。
翻译
这次来访就想见到扬雄,戴着席帽怎能冒雨行。随便写的诗稿都藏在袖中,尽管豪门显贵允许进入却难以通行。
感谢你的询问,但我的名字无需再记心中,今后衣食无忧,不再贫困。
孟子啊,你不必责怪我过于快乐,没有车马只是等待太阳东升时出行罢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的作品《到平江遇雨次日见元鼎扬丈》。诗中,诗人表达了初次拜访扬雄(可能是以扬鼎为原型,扬雄是汉代学者)的期待,但因雨中行走,未能顺利见到对方,只能将准备好的诗文(刺修)藏于袖中。他感谢元鼎曾经的问候,表示自己虽然衣食无忧,但仍渴望有机会与扬丈深入交流。最后,诗人以孟子和乐克的典故自我宽慰,暗示即使没有车马,也如同等待日出东方,期待着未来的机遇。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学术交流的向往和坚韧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