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病中不饮二首后一首用辘轳体(其二)
宋 · 杨万里
无风无雨并无云,今岁中秋尽十分。
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
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
自是清樽负明月,不关明月负清樽。
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
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
自是清樽负明月,不关明月负清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节气氛平和的夜晚,天空没有风、雨,也没有云彩,月亮似乎特别明亮。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
“毕竟冰轮谁为转”一句,表面上是在问明月之所以能无声无息地运行,但实际上却透露出一种宿命论或宇宙观,即万物皆有其运行规律,不以人意所转移。这种哲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碾穿玉宇不生痕”则是形容月亮通过天空时清澈而又强烈,仿佛能够穿透一切而不留下任何痕迹。这一比喻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无瑕。
接下来几句“坐看儿辈纷然饮, 也遣先生半欲醺”则是转向日常生活的描写。诗人在中秋之夜,静坐观察着周围的人们纷纷举杯畅饮,而自己却保持一种半醉半醒的状态,不完全沉浸于酒宴之乐。这表明了诗人的超然态度,他既不排斥世间欢乐,但也不愿意过分沉迷。
最后两句“自是清樽负明月,不关明月负清樽”则是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里的“清樽”指的是酒杯,诗人以此比喻自己的心灵,既承载着明月般纯洁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心境自在。这两句强调了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平衡关系,即人可以享受自然之美,但又不应被自然所束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亮和夜晚酒宴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规律与个人心灵平衡关系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