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上人觅偈
宋 · 释德洪
懒修枯骨观,爱学文字禅。
江山助佳兴,时有题叶篇。
相逢未暇语,辄复一粲然。
岂须究所学,觅偈亦自贤。
江山助佳兴,时有题叶篇。
相逢未暇语,辄复一粲然。
岂须究所学,觅偈亦自贤。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贤上人觅偈》。诗中描绘了一位僧人对文字禅的热爱,以及在自然美景的激发下,时常创作诗歌的情景。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首句“懒修枯骨观,爱学文字禅”,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佛教修行方式的不满足,转而对文字禅的热爱和追求。文字禅,即通过文字来领悟佛法,是一种较为灵活的修行方法。诗人似乎更倾向于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接着,“江山助佳兴,时有题叶篇”两句,点明了自然环境对诗人创作灵感的激发作用。江山之美,不仅让人心旷神怡,也成为了诗人抒发情感、记录瞬间灵感的媒介。诗人时常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创作诗歌,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相逢未暇语,辄复一粲然”描绘了诗人与他人相遇时的场景。即使匆匆一面,诗人也能以微笑回应,展现出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与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相契合。
最后,“岂须究所学,觅偈亦自贤”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修行的态度。他认为,不必过分追求学问或修行的深奥,简单地寻找灵感、创作诗歌,就已经是自我完善的过程。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精神成长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文字禅的热爱、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