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萱为新斋兄赋
明 · 朱诚泳
当年堂北萱花开,慈亲正少儿提孩。
今日慈亲竟何逝,忽惊风雨萱花摧。
谁道吾家风景好,慈闱寂寞萱花老。
罔极常思鞠我恩,未应唤作忘忧草。
长夜沈沈宫漏迟,氤氲宝篆销金猊。
神游天上隔风雨,今夕分明梦见之。
醒来感叹情何极,举目茫茫泪沾臆。
伤心不忍睹兹花,尘满北堂空伫立。
徘徊我亦绕花傍,仙源一脉同天潢。
七龄慈母早见背,此恨相为天地长。
今日慈亲竟何逝,忽惊风雨萱花摧。
谁道吾家风景好,慈闱寂寞萱花老。
罔极常思鞠我恩,未应唤作忘忧草。
长夜沈沈宫漏迟,氤氲宝篆销金猊。
神游天上隔风雨,今夕分明梦见之。
醒来感叹情何极,举目茫茫泪沾臆。
伤心不忍睹兹花,尘满北堂空伫立。
徘徊我亦绕花傍,仙源一脉同天潢。
七龄慈母早见背,此恨相为天地长。
鉴赏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梦萱为新斋兄赋》以萱花为引,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哀思。诗的开篇回忆起儿时母亲在萱花盛开的堂北照顾年幼的自己,温馨而生动。接着,诗人悲叹母亲的离世,风雨中萱花凋零,象征着母爱的消逝,令人痛心。
"谁道吾家风景好,慈闱寂寞萱花老",诗人感慨家中景色依旧,但缺少了母亲的陪伴,萱花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他将萱花称为"忘忧草",却无法忘却母爱的深深挂念。夜晚梦中,母亲虽在天上,但风雨相隔,诗人只能在梦中相见,醒来后倍感伤怀。
最后,诗人望着尘满的萱花,睹物思人,心中充满无尽的哀愁。他与母亲的情感纽带如同仙源一脉,即使母亲早逝,这份亲情也将永远长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萱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失去母爱后的无尽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