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太卿介福归武陵
明 · 潘希曾
翰苑论文沗后尘,谏垣补衮复同寅。
重逢共讶忧时鬓,一疏坚辞报主身。
折柳滁亭堪此日,艺兰湘浦有馀春。
武陵亦系东山望,倘见渔人莫问津。
重逢共讶忧时鬓,一疏坚辞报主身。
折柳滁亭堪此日,艺兰湘浦有馀春。
武陵亦系东山望,倘见渔人莫问津。
鉴赏
这首明代潘希曾的《送杨太卿介福归武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太卿的深深敬意和离别之情。首句“翰苑论文沗后尘”赞扬了杨太卿在翰林院中的才华横溢,其文章超越众人。次句“谏垣补衮复同寅”则提及他在谏官之位上尽忠职守,与同事并肩工作。
“重逢共讶忧时鬓”描绘了两人再次相见时,惊讶于岁月匆匆,友人因忧虑国事而早生华发。接下来,“一疏坚辞报主身”表达了杨太卿为了国家,即使面临艰难抉择也坚决辞职的决心,显示出他的忠诚和无私。
“折柳滁亭堪此日”借用折柳这一典故,寓含离别之意,暗示在滁州亭的送别场景。而“艺兰湘浦有馀春”则祝愿友人在湘浦之地度过美好的春天,寓意着希望和未来。
最后两句“武陵亦系东山望,倘见渔人莫问津”以东晋谢安隐居的典故,表达了对杨太卿归隐生活的期待,同时也提醒他,如果遇到渔人,不必透露自己的行踪,保持隐逸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