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其三十八)
唐 · 吕岩
浮名浮利两何堪,回首归山味转甘。
举世算无心可契,谁人更与道相参。
寸犹未到甘谈尺,一尚难明强说三。
经卷葫芦并拄杖,依前担入旧江南。
举世算无心可契,谁人更与道相参。
寸犹未到甘谈尺,一尚难明强说三。
经卷葫芦并拄杖,依前担入旧江南。
注释
浮名:指世俗的名誉。归山:回归山林,隐居。
味转甘:滋味变得更甜美,比喻心境愉悦。
算:考虑,揣测。
契:契合,理解。
道相参:相互理解和共鸣的道路。
寸犹未到:意指不足,微小。
尺:夸大,比喻大话。
强说三:勉强解释或夸大其词。
经卷:佛经书卷。
葫芦:佛教象征智慧的物品。
拄杖:行走时所持的拐杖,也象征修行者的身份。
依前:依旧,仍然。
旧江南:泛指过去的江南地区,可能含有对故乡的怀念。
翻译
浮华的名声和利益又能怎样承受,回望归隐山林,滋味反而更加甜美。世间纷扰,无人能真心相投,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我的道路。
即使一寸也不满,却偏要谈论一尺,难以明了的事硬要说成三。
手持佛经葫芦和拐杖,我依然如故地挑着担子进入旧日的江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俗浮名浮利的超脱态度,以及归隐山林后的喜悦心情。开篇“浮名浮利两何堪”表明诗人对于那些虚幻不实的荣誉和利益已经看破,不再追求。“回首归山味转甘”则显示出诗人归隐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接着,“举世算无心可契,谁人更与道相参”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淡然,以及对那些能够理解其道德境界的人的渴望。下句“寸犹未到甘谈尺,一尚难明强说三”则是在强调即便是微小的善行或智慧,也是难以言传的。
最后,“经卷葫芦并拄杖,依前担入旧江南”描绘了诗人手持经书和拐杖,带着葫芦(可能指的是简单的生活用品)再次返回到熟悉的江南地区的场景。这里的“担入旧江南”也许暗示了一种对于自然、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某种留恋。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思想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