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孤鹤翁过访出韵命诗以其涵监险也易以函椷二韵余喜东坡不为险韵所拘遂并前韵通一赋之世有苏子瞻者见之当复以为何如哉(其二)赏析

孤鹤翁过访出韵命诗以其涵监险也易以函椷二韵余喜东坡不为险韵所拘遂并前韵通一赋之世有苏子瞻者见之当复以为何如哉(其二)

明 · 庄昶
万古穷通付一谈,人间糟粕几千函。
酒杯何处堪明月,草阁天峰坐白衫。
古瑟不知还此调,孤鸿且托寄谁椷。
明年可到公寻处,老子黄山四百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的作品《孤鹤翁过访出韵命诗以其涵监险也易以函椷二韵余喜东坡不为险韵所拘遂并前韵通一赋之世有苏子瞻者见之当复以为何如哉(其二)》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万古穷通付一谈,人间糟粕几千函”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将人生的穷困与通达、世间的琐碎与精华置于历史长河中审视,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感慨,以及对世间事物价值的辩证思考。

颔联“酒杯何处堪明月,草阁天峰坐白衫”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想象在明月之夜,于草阁之上,身着白衫,手持酒杯,与自然融为一体,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明月代表高洁与超脱,酒杯与白衫则是诗人自我放纵与追求自由的象征。

颈联“古瑟不知还此调,孤鸿且托寄谁椷”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古瑟代表传统与历史,诗人似乎在说,古瑟虽好,却已不再演奏当年的曲调;孤鸿则象征孤独与漂泊,它寻找着寄托,却难以找到真正的归宿。这一联表达了对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矛盾与思考。

尾联“明年可到公寻处,老子黄山四百岩”则以展望未来的方式结束全诗。诗人期待着来年再次造访某处(可能是指友人或自然景观),并以“老子黄山四百岩”作为结束语,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暗含了对人生旅程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洞察与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