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清贫长老
明 · 童轩
黄金沙界名净土,中有僧为持教祖。
说法能超最上乘,常感天花向空舞。
禅关尽日白云封,为爱疏闲似远公。
秋雨凉蝉三径叶,夕阳归鸟一声钟。
支颐夜坐林间石,白月清潭了无迹。
问师戒腊今几何,笑指青松数千尺。
有时聚石来讲经,石头尽点如有闻。
有时浮杯去渡海,踏碎万顷玻璃云。
归来清梵维摩室,何用区区九年壁。
降龙解虎人不知,惟有闾丘老人识。
说法能超最上乘,常感天花向空舞。
禅关尽日白云封,为爱疏闲似远公。
秋雨凉蝉三径叶,夕阳归鸟一声钟。
支颐夜坐林间石,白月清潭了无迹。
问师戒腊今几何,笑指青松数千尺。
有时聚石来讲经,石头尽点如有闻。
有时浮杯去渡海,踏碎万顷玻璃云。
归来清梵维摩室,何用区区九年壁。
降龙解虎人不知,惟有闾丘老人识。
鉴赏
这首明代童轩的《赠清贫长老》描绘了一位在净土修行的高僧形象。首句“黄金沙界名净土”以黄金比喻佛土的神圣与纯净,僧人在此持守佛法,被称为“教祖”。接下来的诗句赞美僧人的佛法造诣高深,能令听者心生欢喜,甚至引发天女散花的景象。
诗中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如“禅关尽日白云封”,他过着远离尘世的清修生活,如同东晋名士陶渊明般的简静,“秋雨凉蝉三径叶,夕阳归鸟一声钟”则展现出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画面。
夜晚,僧人支颐静坐,月光洒在林间的石上,禅意深远。诗人询问他的修行年岁,长老笑指参天的青松,暗示其岁月虽长,却心境如松般坚韧。长老讲经时,石头仿佛都听得懂,渡海时乘风破浪,显现出超凡的法力。
最后,长老回归清净的居所,无需世俗的功名,只有智者如“闾丘老人”能理解他的境界。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清贫长老超脱世俗、深邃禅定的修行生活,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