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夜读孝经歌赏析

夜读孝经歌

明 · 黎景义
微寒袭衣袂,夜雨声相属。
灯前简古书,静展孝经读。
开篇恍然入阙里,云是七十二贤之所履。
泗流渊源粤可寻,东蒙峻极堪仰止。
中有一人号素王,尧颡皋项依稀似。
侍坐者谁人,无乃子舆氏。
师徒相对何谆谆,无非一孝而已矣。
古来百行兹为原,先王至教繇之起。
立身扬名彰厥终,发肤不毁护其始。
诏我以三除,诲我以五备。
警我以无亲,刑属三千弗与比。
幽通神,显移事,爱敬生,哀戚死。
悖德逆礼洵成恶,从令不争非云美。
下为庶人上天子,仰玄俯黄孰离此。
思人有此身,借问奚攸生。
毛里知同体,劬劳见至情。
受恩并隤确,形色所以成。
足行是地义,手持是天经。
聪来明往皆民行,至德要道岂虚名。
呜呼,人生喜惧年光亟,况乃有亲不竭力。
风木含悲亦既迟,一始一终当尽职。
我今炙圣言,私衷增感激。
竦惶再拜谢不敏,服膺斯语而无斁。

鉴赏

这首《夜读孝经歌》由明代诗人黎景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夜独自阅读《孝经》的情景,展现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诗中首先描绘了夜晚的寒意和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随后诗人点明自己在灯下阅读《孝经》,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汲取,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诗中提到“恍然入阙里”,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儒家文化的中心,感受着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智慧与精神。

接着,诗人追溯儒家文化的源头,从泗水流域到东蒙山,强调了孝道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其中特别提到了孔子作为“素王”的形象,以及他与弟子们之间的互动,强调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师徒相对何谆谆”这一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孔子教导弟子时的耐心与深情。

诗中进一步阐述了孝道的广泛意义,指出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石。通过引用《孝经》中的“三除”、“五备”等概念,强调了孝道实践的具体要求,以及它对个体行为的指导作用。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孝道的普遍性,无论身份高低,都应遵循孝道的原则。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孝道的深刻感悟和对《孝经》的敬畏之心,通过“私衷增感激”、“竦惶再拜谢不敏”等词句,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也有对现代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