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同年李侍郎龟正赏析

寄同年李侍郎龟正

唐 · 黄滔
石门南面泪浪浪,自此东西失帝乡。
昆璞要疑方卓绝,大鹏须息始开张。
已归天上趋双阙,忽喜人间捧八行。
莫道秋霜不滋物,菊花还借后时黄。

拼音版原文

shíménnánmiànlèilànglàngdōng西shīxiāng

kūnyàofāngzhuójuépéngshǐkāizhāng

guītiānshàngshuāngquērénjiānpěngxíng

dàoqiūshuānghuāháijièhòushíhuáng

注释

泪浪浪:形容泪水不断流淌的样子。
帝乡:指京都或皇帝的居所。
昆璞:比喻珍贵的宝石。
卓绝:超出寻常,非常优秀。
大鹏:古代神话中的巨鸟,象征着远大的志向。
双阙:古代宫殿的两个高台,代指皇宫。
八行:古时书信的一种格式,每页分为八行。
秋霜:秋季的霜冻。
滋物:滋养万物。
菊花:秋天开放的花卉,象征坚韧和高洁。
后时黄:指菊花在深秋时节依然保持黄色。

翻译

石门南边泪水涟涟,从此东西再难见帝都。
珍贵的宝石需要怀疑才能更加卓越,大鹏展翅需在歇息后才会展开翅膀。
已经回到天宫朝向双阙宫殿,忽然欣喜人间送来八行书信。
别以为秋霜只会摧毁,它也能滋养万物,看那菊花在晚秋时节依然金黄绽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的帝都以及个人仕途的不顺利所产生的无限哀愁。开篇“石门南面泪浪浪”一句,便设定了一种悲凉的氛围,石门在这里象征着通往帝都的关口,而泪水滔滔则是诗人心中的哀伤。紧接着,“自此东西失帝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东、西两字暗示了方向的迷茫和归途的断绝。

“昆璞要疑方卓绝,大鹏须息始开张”这两句,通过昆山玉石与大鹏鸟翼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困顿和不易取得成功的感慨。昆山玉石象征着难以到达的高远,而“要疑方卓绝”则是对这种挑战的认识;而大鹏鸟翼,通常象征着宏伟与自由,这里却被告诫要休息,不急于展翅,是一种对于现实无奈的接受。

第三句“我已归天上趋双阙”,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放弃尘世的挣扎,心向往着超脱世俗的愿望。双阙通常指代天庭,这里的“趋”字显示出一种向往和追求。而紧接着,“忽喜人间捧八行”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某种美好依然保持乐观态度,八行可能是指琴曲或其他艺术形式,是诗人在失意之中仍可寻得的一丝慰藉。

最后两句“莫道秋霜不滋物,菊花还借后时黄”,诗人通过否定秋霜不能滋润万物的说法,表达了对生命力和美好事物持续存在的信念。菊花在这里代表着坚韧不拔和晚开的特性,“借后时黄”则是指菊花即使在秋末冬初仍能绽放光彩,这里象征着诗人对于未来依然保持希望的心态。

总体来看,黄滔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失去与挫折的哀愁以及对美好事物持续存在的信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