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璋上人自新都还鹫峰汪司马伯玉尊之为大总持而以文及诗侑之余亦得四绝句(其二)赏析

璋上人自新都还鹫峰汪司马伯玉尊之为大总持而以文及诗侑之余亦得四绝句(其二)

明 · 王世贞
师子林中大总持,何人不伏四威仪。
争如软草铺裀卧,过尽诸天两不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禅宗修行场景,通过对比师子林中的大总持与柔软草地的两种状态,表达了对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

“师子林中大总持”,首先点出修行之地——师子林,这里象征着佛教修行的圣地。大总持,即大智慧,意味着修行者已经达到了高深的智慧境界。这一句描绘了修行者在庄严神圣的环境中,通过不懈努力,达到了智慧与修为的高度。

“何人不伏四威仪”,接着指出四威仪(站、行、坐、卧)是所有修行者都应遵循的基本礼仪,无论身份高低,都应遵守这些规矩,以示对佛法的尊重和修行的认真态度。这句话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形式与内在精神的统一。

“争如软草铺裀卧”,运用比喻手法,将修行者比作柔软的草地,形象地展示了修行者在达到一定境界后,能够像大地一样包容万物,静默无言,却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与力量。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成果的赞美,也是对禅宗中“无言之教”精神的体现。

“过尽诸天两不知”,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诸天,象征着世间的一切,包括芸芸众生和各种境界。修行者达到了如此高的境界,不仅自身了悟,而且能够影响周围的一切,但这种影响又是无形的,仿佛“两不知”,既不张扬也不刻意,体现了禅宗中“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精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师子林中修行者的描述,展现了禅宗修行的高深境界,以及修行者与自然、宇宙和谐共处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