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月夜自宝应泛舟至秦淮赏析

月夜自宝应泛舟至秦淮

明 · 吴兆
湖月忽来照,萧然水树明。
棹沿堤影直,星过浦光横。
家远秋多梦,年丰夜可行。
前程何处泊,鸡唱是盂城。

拼音版原文

yuèláizhàoxiāoránshuǐshùmíng

zhào沿yányǐngzhíxīngguòguānghéng

jiāyuǎnqiūduōmèngniánfēngxíng

qiánchéngchùchàngshìché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兆的《月夜自宝应泛舟至秦淮》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湖景。首句“湖月忽来照”,以月亮的突然出现为画面定格,营造出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接着,“萧然水树明”描绘了月光洒在水面和树梢上,使得整个景色显得清冷而明亮。

“棹沿堤影直”写船行过程中,月影在湖边直直延伸,显示出划船者的平稳与专注。而“星过浦光横”则通过星星的移动轨迹,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流动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因为“家远秋多梦”,秋天的夜晚更容易引发思乡之情。

“年丰夜可行”暗含丰收的寓意,不仅指现实的丰饶,也寓示着生活的安宁与希望。最后,诗人以疑问作结,“前程何处泊”,表达了对未来旅程的不确定和对目的地的期待,而“鸡唱是盂城”则以鸡鸣声点出秦淮之地,结束了这宁静而富有哲理的夜晚之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泛舟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生活状态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词语解释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鸡唱的意思:亦作“鷄唱”。犹言鸡鸣、鸡啼。 唐 刘禹锡 《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霜凝南屋瓦,鷄唱后园枝。” 宋 文天祥 《闻鸡》诗序:“自入北营,未尝有鸡唱;因泊 谢村 ,始有闻。”《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安老爷 心中有事,天还没亮,一觉醒在枕上,听得远寺鐘敲,沿村鸡唱。”...

可行的意思:◎ 可行 kěxíng[feasible;practicable;workable] 行得通;可以实行只有最简单型的利用是可行的...

年丰的意思:谓年成丰收。《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汉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 周 征 殷 而年丰, 卫 伐 邢 而致雨。” 宋 王安石 《闵旱》诗:“肉食自嗟何所报,古今忧国愿年丰。” 明 沉鲸 《双珠记·元宵灯宴》:“千门灯火报年丰,镜里铅云不汝同。”...

前程的意思:[释义](1) (名)前途;强调发展的途程、状况:前程远大。(作主语) (2) (名)旧时指读书人或官员企求的功名职位。 [构成]偏正式:前(程 [例句]为了自已的前程努力学习。(作宾语)[同义]前途[同音]虔诚...

树明的意思:谓具备明察事物的能力。《管子·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张佩纶 《<管子>析疑》:“视於不见则目长,听於不闻则耳飞。长目飞耳,则远无所遗,近无所蔽,而明树矣。”...

萧然的意思:(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史记·酷吏列传》:“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边萧然苦兵矣。”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2).空寂;萧条。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虏扣 便桥 ,帝仓黄出居 陕 ,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閭衖,萧然为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