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无梦归天台(其二)
宋 · 查道
台岳幽人兴不凡,携筇相别款柴关。
高情共乐皇风远,真气潜通浩劫间。
绿绮静闻沉俗格,榴花深引渍童颜。
再听玄旨知何日,时望片云归故山。
高情共乐皇风远,真气潜通浩劫间。
绿绮静闻沉俗格,榴花深引渍童颜。
再听玄旨知何日,时望片云归故山。
注释
台岳:高山。幽人:隐士。
兴不凡:兴致非凡。
筇:竹杖。
款:亲切。
柴关:柴门。
高情:高尚情怀。
皇风:清风,指盛世之风。
真气:真挚的气息。
潜通:暗中相通。
浩劫:长久岁月,指宇宙间的大灾难。
绿绮:古代名琴。
沉俗格:超脱世俗的格调。
榴花:石榴花。
渍童颜:映照出童真的面庞。
玄旨:玄奥的教诲,可能指道家或哲学的深意。
知何日:何时能知道。
时望:时常期待。
片云:一片云彩。
故山:故乡的山。
翻译
山中隐士兴致非凡,手持竹杖告别柴门。高尚的情怀共享远离尘世的清风,真挚的气息暗通天地之间的长久岁月。
在静谧的绿绮琴声中感受超脱世俗的格调,深红的石榴花映照出童真的面庞。
何时能再次聆听玄奥的教诲,时常期待一片白云回归故乡的山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查道为友人张无梦归天台所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台岳幽人的非凡气质和高雅情趣,表达了对友人超然品格的赞赏以及对二人共同追求的高尚风范的认同。"携筇相别"写出了两人友情深厚,"款柴关"则显出送别的深情厚意。诗人赞美友人精神高远,与世无争,"绿绮静闻沉俗格"借琴声暗示友人的清雅脱俗,"榴花深引渍童颜"则以榴花映衬友人的青春活力。最后两句"再听玄旨知何日,时望片云归故山"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共论玄理,以及对友人归隐山林的深深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