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大兄尝梦见予作诗见寄次韵和呈
宋 · 晁说之
仙山能梦我,书帙正思君。
一德谁荣滞,群儿谩戚欣。
过秦何必论,喻蜀却须文。
未落丰碑笔,唯贪辨惑勤。
一德谁荣滞,群儿谩戚欣。
过秦何必论,喻蜀却须文。
未落丰碑笔,唯贪辨惑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仙山:指理想或远方的仙境。书帙:书籍卷册,代指学问或知识。
一德:高尚的品德。
群儿:无知的人。
谩:空洞地,无意义地。
喻蜀:比喻说明蜀国的历史或事迹。
丰碑:伟大的业绩或声誉。
辨惑:辨别疑惑,学习理解。
翻译
我能梦见那遥远的仙山,此刻正怀念着你手中的书籍。品德高尚的人不应因困顿而受赞誉,那些无知的人只会盲目欢喜。
讨论秦国的过失无需过多,比喻蜀国的事迹则需要恰当的文字表达。
还未刻下你的丰功伟绩,我只专注于辨别和学习,以求消除疑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为《南充大兄尝梦见予作诗见寄次韵和呈》。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于道德修养和智慧传播的重视。首句“仙山能梦我”以梦境相会的方式,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超越时空的情感纽带。接着,“书帙正思君”表达了对友人书信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人感慨“一德谁荣滞”,暗示了在世俗的荣辱观中,坚守美德显得尤为重要。他批评“群儿谩戚欣”,指出那些只关注表面浮华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并无深度。诗人进一步强调,历史的评价并非仅凭一时功过,如秦朝兴衰不必过多讨论,而像比喻蜀国的智慧言论才更值得流传。
最后两句“未落丰碑笔,唯贪辨惑勤”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传播的热情,他追求的是通过不断学习和辩论来消除人们的困惑,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的荣耀。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体现了晁说之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