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崇
宋 · 王柏
人心乘气机,投闲肆驰逐。
飞天忽沦渊,忘生以徇欲。
大而名节丧,甚者邦家覆。
一狂方寸乱,一安万事足。
箪瓢乐陋巷,粱肉怕书腹。
平时工用深,举动自绝俗。
伥伥无所守,有为皆碌碌。
一堕荆榛中,终身困踯躅。
世事岂有常,乌可执卷赎。
学问在我毋自弃,富贵在天毋自辱。
飞天忽沦渊,忘生以徇欲。
大而名节丧,甚者邦家覆。
一狂方寸乱,一安万事足。
箪瓢乐陋巷,粱肉怕书腹。
平时工用深,举动自绝俗。
伥伥无所守,有为皆碌碌。
一堕荆榛中,终身困踯躅。
世事岂有常,乌可执卷赎。
学问在我毋自弃,富贵在天毋自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乘:顺应, 随着。投闲:投身于闲暇。
驰逐:追逐, 竞争。
沦渊:陷入深渊。
徇欲:追求欲望。
丧:丧失。
邦家覆:国家覆灭。
方寸:内心, 心灵。
陋巷:简陋的小巷。
粱肉:精美的食物。
书腹:吃得过饱。
工用:深思熟虑。
举动:行为, 动作。
伥伥:迷茫, 无所适从。
碌碌:庸碌无为。
荆榛:丛生的荆棘。
赎:赎回, 挽回。
毋:不要。
弃:放弃。
辱:羞辱, 辱没。
翻译
人的心性随着气运起伏,投身于闲暇中尽情追逐如飞鸟忽然落入深渊,忘却生死只为满足欲望
名声和节操丧失,严重的甚至国家覆灭
一旦内心狂乱,片刻安宁便觉得万事如意
即使住在简陋小巷,也能以粗茶淡饭为乐,丰盛食物反而怕填满肚子
平日里深思熟虑,一举一动都超脱世俗
迷茫无依,所有的作为都显得庸碌无为
一旦陷入困境,一生都在挣扎中度过
世间事变化无常,怎能仅凭书卷来赎回
学问在于自己,不要自我放弃,富贵由天定,不必自取其辱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王柏所作,题目为《和叔崇》。诗中通过对人心变化的描述,表达了对于世事无常和人性复杂的深刻洞察。
"人心乘气机,投闲肆驰逐。飞天忽沦渊,忘生以徇欲。大而名节丧,甚者邦家覆。" 这几句描绘了人们随着外界气氛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态,不断追求物质和欲望,从而可能导致个人的品德失落,甚至会危害到国家的安全。
"一狂方寸乱,一安万事足。箪瓢乐陋巷,粱肉怕书腹。平时工用深,举动自绝俗。伥伥无所守,有为皆碌碌。" 这段诗文表达了人在狂热和安宁状态下的两极反应,以及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与内心的空虚感。同时也指出了平日的勤勉和深思能使人的行为超脱世俗,但往往缺乏坚守。
"一堕荆榛中,终身困踯躅。世事岂有常,乌可执卷赎。学问在我毋自弃,富贵在天毋自辱。" 最后几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人一旦陷入困境便难以自拔,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并强调学习和探求知识应由个人努力,而不是依赖于外界的富贵。
总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剖析了人性中的复杂性,揭示了人类在追求欲望与保持内心平静之间的矛盾,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个人应有的自省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