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观象台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钦天山峻极,西接独龙冈。
树色迷长乐,钟声似景阳。
帝王空有庙,星宿不成行。
此日观乾象,愁心黯未央。
树色迷长乐,钟声似景阳。
帝王空有庙,星宿不成行。
此日观乾象,愁心黯未央。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登观象台》。诗中描绘了观象台所在之地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氛围。
首联“钦天山峻极,西接独龙冈”以“钦天山”和“独龙冈”为背景,点明了观象台的地理位置,山峰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展现出一种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
颔联“树色迷长乐,钟声似景阳”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树色”与“长乐”、“钟声”与“景阳”相联系,既描绘了树木茂密、绿意盎然的景象,又通过钟声的描述,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与肃穆,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颈联“帝王空有庙,星宿不成行”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这里提到的“帝王庙”可能是指祭祀历代帝王的庙宇,“星宿不成行”则暗喻了历史的变迁与王朝的更迭,暗示了权力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权力虚幻本质的深刻洞察。
尾联“此日观乾象,愁心黯未央”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此刻在观象台所见的景象,即观察天象。同时,通过“愁心黯未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