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里行咏
唐 · 无名氏
柱下虽为史,台中未是官。
何时闻必也,早晚见任端。
何时闻必也,早晚见任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柱下:古代指御史或史官办公的地方,常用来代指史官职位。史:史官,负责记录历史和朝政事务的官员。
台中:指朝廷之中,代指中央官署或高位。
未是官:还不是真正的高官。
何时:什么时候。
闻必也:必也可能指期望得到的一种高度评价或认可,类似于‘必定会’的意思,这里表示希望得到肯定。
早晚:迟早,表示时间上的未来不确定性。
任端:任端可能是指一位历史上或假想中的杰出官员,这里作为显赫官位的象征。
翻译
虽然在柱下担任史官之职,但还未真正成为朝廷命官。
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开篇“柱下虽为史,台中未是官”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了诗人处于一种特殊的位置和身份,既非官员亦非平民,而是一种介乎二者之间的存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定位,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何时闻必也,早晚见任端”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期待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何时闻必也”表达了一种渴望被理解或认可的迫切心理,而“早晚见任端”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信前行的决心。这里的“任端”指的是人生的理想状态,即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立与期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也反映出唐末宋初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