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题所著春秋民族主义发微书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沉沉春夜酒醒时,寥落十秋著述悲。
丑狄共防荆独过,彼人犹是子何其。
虏遑留我哀行父,国不从君疼目痍。
敢作牧猪奴曲学,歌谣凄绝更谁知。
丑狄共防荆独过,彼人犹是子何其。
虏遑留我哀行父,国不从君疼目痍。
敢作牧猪奴曲学,歌谣凄绝更谁知。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的《春夜题所著春秋民族主义发微书》。诗中,诗人以春夜酒醒后的感慨为背景,表达了深沉的忧思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首句“沉沉春夜酒醒时”,描绘出诗人从醉梦中醒来,面对寂静而深沉的春夜,心境显得格外清醒。接着,“寥落十秋著述悲”表达了诗人十年来辛苦著述的孤寂与悲凉,反映出他对学术成果可能被忽视的无奈。
“丑狄共防荆独过”,这里的“丑狄”暗指外敌,“荆独过”暗示自己如同荆棘般孤独前行,警惕外患的同时,也强调了个人的孤立无援。诗人感叹:“彼人犹是子何其”,他人尚且如此,自己处境更加艰难,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虏遑留我哀行父”,“行父”意指流浪的父亲,诗人自比,表达在外敌侵扰下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漂泊。“国不从君疼目痍”,诗人痛心国家未能庇护百姓,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眼中满是创伤。
最后两句,“敢作牧猪奴曲学,歌谣凄绝更谁知”,诗人自谦为“牧猪奴”,意指身份卑微,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创作出充满悲凉的歌谣,然而这样的作品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社会理解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黄节在特殊历史时期对民族危机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价值坚守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