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郑元老教授衡州赏析

送郑元老教授衡州

宋 · 韩淲
三代之学废,专门竞成家。
经隔千百年,孔庙徒奢誇。
我朝跨两汉,斯文惟有涯。
天下书院中,赐书几五车。
石鼓亦佳处,湘流带长沙。
衡山为其冲,南国无以加。
猗与庆历盛,风化浃迩遐。
州县俱养士,开设始足嘉。
或困举子习,沉思实堪嗟。
公卿比涂出,歆艳孰敢哗。
淳熙二三贤,使节连帅牙。
葺彼旧遗事,丘记镇淫哇。
青春复来守,讲道方萌芽。
古意忽不嗣,政治由隆污。
只今数间屋,定知未倾斜。
如君肯交我,分教且及瓜。
杳渺上重湖,霜风动梅花。
它乡莫回首,空使望眼赊。
岁月信逾速,人事纷攫拿。
勉勉俪前修,无缪毫釐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淲所作的《送郑元老教授衡州》,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

首句“三代之学废,专门竞成家”感叹古代学术的衰落,专业研究却在现代社会蓬勃发展。接着“经隔千百年,孔庙徒奢誇”指出孔子庙虽宏伟,但千年过去,其精神实质已逐渐被遗忘,强调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我朝跨两汉,斯文惟有涯”赞美当前时代,文化传承有了明确的边界,即两汉时期的文化精髓。接着“天下书院中,赐书几五车”描述了书院的繁荣,藏书丰富,学者云集,体现了宋代教育的兴盛。

“石鼓亦佳处,湘流带长沙”描绘了石鼓山的美景以及湘江环绕长沙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存。

“衡山为其冲,南国无以加”赞美衡山作为南方的要冲,地位无可替代。接下来“猗与庆历盛,风化浃迩遐”提到庆历年间,文化风气影响深远,遍及四方。

“州县俱养士,开设始足嘉”赞扬地方官府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然而,“或困举子习,沉思实堪嗟”也揭示了当时应试教育的弊端,学子们过于死板的学习方式令人惋惜。

“公卿比涂出,歆艳孰敢哗”描述了官员们纷纷外出求学,这种风气令人羡慕,无人敢质疑。接着“淳熙二三贤,使节连帅牙”提到淳熙年间几位贤臣,他们致力于修复旧有的文化遗产,防止其被破坏。

“葺彼旧遗事,丘记镇淫哇”强调了保护和记录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防止其被遗忘或歪曲。最后“青春复来守,讲道方萌芽”表达了对年轻一代学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光大传统文化。

“古意忽不嗣,政治由隆污”指出传统文化在政治影响下可能遭受破坏,强调了保持文化纯净的必要性。“只今数间屋,定知未倾斜”表达了对当前文化状况的乐观态度,认为即使面临挑战,文化根基依然稳固。

“如君肯交我,分教且及瓜”邀请友人一同参与文化传承工作,希望共同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杳渺上重湖,霜风动梅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冬日景象,象征着文化传承的持久与坚韧。

“它乡莫回首,空使望眼赊”劝告友人在异乡不要回头,以免思念之情过于强烈。“岁月信逾速,人事纷攫拿”感慨时间飞逝,世事变化无常,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机会的重要性。

“勉勉俪前修,无缪毫釐差”鼓励后人努力学习前人的智慧,避免在细节上出现错误,表达了对后世学者的期望和指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教育、文化传承以及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