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庚午除夕以入觐至长安偕次儿守岁次王百谷韵(其一)赏析

庚午除夕以入觐至长安偕次儿守岁次王百谷韵(其一)

明 · 陈应元
长安万户夜生烟,子后便称是岁前。
喜起拜稽古凤阙,文明垂象在龙田。
梅花陡放疑催腊,柏酒停斟欲待年。
报说庭燎先烛斗,趋跄恐后不成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除夕之夜,陈应元与次子一同在长安度岁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浓郁的节日氛围和家庭团聚的温馨情感。

首句“长安万户夜生烟”,以“生烟”描绘夜晚长安城的繁华景象,暗示了节日的热闹与灯火通明。接着,“子后便称是岁前”点明时间的转换,预示着新年的到来。

“喜起拜稽古凤阙”,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新年的喜悦之情,通过“拜”和“稽古”(研究古事)的动作,展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传承。接下来,“文明垂象在龙田”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文明的延续和影响,将文明的象征与具体的地点相连,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梅花陡放疑催腊,柏酒停斟欲待年”两句,分别以梅花的盛开和柏酒的暂停,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新年的临近。梅花的开放似乎在催促冬天的离去,而暂停饮酒则预示着等待新年的到来,这两处细节描绘了节日特有的仪式感和期待感。

“报说庭燎先烛斗,趋跄恐后不成眠”则是对除夕之夜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活动的描述。庭燎(庭院中的火把)照亮了整个空间,人们在欢快的气氛中跳舞,生怕落后于他人,无法享受这难得的团圆时刻。这一场景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厚的家庭情感,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中家人团聚的温馨与欢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成功地捕捉了除夕之夜的氛围,展现了节日的喜悦、家庭的温暖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