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函报林十,适又渡海,歌以寄之赏析

诗函报林十,适又渡海,歌以寄之

清 · 洪繻
去年烽火起,君去罩雾里。
雾山一一高,君视等鸿毛。
航海一去寻乐土,温陵旧是晋时浦。
晋人携家江畔居,当时亦避羯奴苦。
文物衣冠犹俨然,城郭襟海带云烟。
忆昔伧荒已千载,得君羁旅又三年。
今年台地烽偶熄,君潜渡海问田宅。
山川虽是景物非,疑忌之邦君遁迹。
得君诗函报君书,君已不滞回风裾。
一帆波起随急棹,四山月出空精庐。
望君在何处,天长迷海曙。
一纸搁山中,无由追日驭。
我向此邦依,何殊荆棘据。
闻君挈眷欲重来,叹息故巢难去去!作短歌,小名署是「弃生」,甘执御。
从今富贵功名非吾知,惟望文辞诗卷人间著!作诗与子且自吟,泪滴青山犹昔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林十的离别与重逢,充满了深情与感慨。诗中以“去年烽火起”开篇,暗示了友人离别时背景的动荡不安,而“航海一去寻乐土”则表达了友人远行的勇敢与追求。接着,“温陵旧是晋时浦”和“当时亦避羯奴苦”两句话,通过历史的对比,展现了友人所处环境的艰难与变迁。

“文物衣冠犹俨然,城郭襟海带云烟”描绘了友人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尽管历经沧桑,但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风貌。接下来,“忆昔伧荒已千载,得君羁旅又三年”表达了对友人长久离别的思念与感慨。

“今年台地烽偶熄,君潜渡海问田宅”描述了友人再次归来的情景,虽然“山川虽是景物非”,但友人的归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诗人通过“疑忌之邦君遁迹”表达对友人隐忍与智慧的赞美。

“得君诗函报君书,君已不滞回风裾”体现了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即使时空相隔,心灵依旧相连。最后,“一帆波起随急棹,四山月出空精庐”描绘了友人归来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离别与重逢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诗中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