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襄阳陶宰惠靖节先生编年大本
宋 · 陈造
陶翁清节人可追,陶诗妙处吾所师。
百篇昭昭揭日月,行云流水无定姿。
颠倒后前昧甲子,可忍白璧犹小疵。
三家纪述互舛駮,千载传授仍参差。
远孙挺立翁不死,吏隐平挹乡里儿。
空洞胸襟著今古,遗编订正当属谁。
扶微擿隐究茫昧,别白苍黑分毫釐。
翁拔俗心诗其寓,彼未易识此则遗。
幽意隐义眼中了,笔端有口今见之。
细书大字肯及我,故人嘉惠良不赀。
摩挲老眼屏汤熨,欻讶毛孔生凉飔。
归装不忧更空匮,招隐正用宽衰迟。
世间报施有厚薄,自顾壁立谋晨炊。
心期烱烱共一月,未妨相望天之涯。
百篇昭昭揭日月,行云流水无定姿。
颠倒后前昧甲子,可忍白璧犹小疵。
三家纪述互舛駮,千载传授仍参差。
远孙挺立翁不死,吏隐平挹乡里儿。
空洞胸襟著今古,遗编订正当属谁。
扶微擿隐究茫昧,别白苍黑分毫釐。
翁拔俗心诗其寓,彼未易识此则遗。
幽意隐义眼中了,笔端有口今见之。
细书大字肯及我,故人嘉惠良不赀。
摩挲老眼屏汤熨,欻讶毛孔生凉飔。
归装不忧更空匮,招隐正用宽衰迟。
世间报施有厚薄,自顾壁立谋晨炊。
心期烱烱共一月,未妨相望天之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陶翁:指陶渊明。清节:高尚的节操。
甲子:古代计时方法,六十甲子一轮回。
白璧:比喻人的完美或瑕疵。
纪述:记载和叙述。
摩挲:抚摸。
相望:遥望,期待。
翻译
陶渊明的高洁节操值得我们效仿,他的诗歌艺术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众多诗篇如日月般明亮,行文流畅如行云流水,没有固定的形式。
时间顺序混乱,难以计数,但即使如此,他的白璧之瑕尚能容忍。
关于陶渊明的记载各有不同,传承中的理解也有所差异。
他的后代子孙坚守他的精神,他如同活着一样影响着乡亲。
他的胸怀博大,古今皆有共鸣,谁能整理他的遗作呢?
他以诗揭示微小的隐秘,分辨黑白细微差别。
他的诗歌超凡脱俗,不易被人理解,而我却能从中领悟。
他的深意隐藏在字里行间,仿佛笔端有口诉说。
他细致地书写大字,期待我能理解,这是老友的厚爱。
我摩挲着眼睛,仿佛能感受到清凉,不再担心书籍的匮乏。
整理这些藏书,能让我精神焕发,缓解衰老。
世间的回报有厚有薄,我自知如壁立之人,但仍需谋生。
我与陶渊明的心愿相通,即使相隔遥远,也能心灵相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对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的敬仰与对其作品的赞赏之作。诗人首先赞扬陶渊明的高洁品行和诗歌艺术,称其作品如日月昭昭,行云流水,自然生动。他指出尽管后世对陶渊明的记载有所差异,但其精神和诗艺的价值经久不衰。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陶渊明后裔的敬意,认为他们继承了先人的遗志,像陶渊明一样淡泊名利,为乡里做出了贡献。陈造强调了陶渊明诗歌中深藏的哲理和隐晦的意义,认为这些需要仔细品味才能领悟,而陶渊明的诗歌寓言深远,不易被人轻易理解。
诗人感激友人赠送的靖节先生编年大本,这对他来说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如同摩挲老眼般让他感到清凉。他表示这份礼物不仅满足了他的学术需求,也使他在精神上得到了慰藉,增强了面对生活的勇气。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即使相隔遥远,也能共享彼此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以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赞美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友情的真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