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葭月二十六日喜晤石庄,兼话大甲官军捷信(其二)赏析

葭月二十六日喜晤石庄,兼话大甲官军捷信(其二)

清末民国初 · 陈肇兴
曾将王命论班彪,舌烂唇焦语未休;无补君亲空痛哭,同为羁旅倍生愁。
千秋气节怀龙尾,半世功名愧虎头。
拔剑酒酣歌斫地,因君还欲赋同仇。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陈肇兴所作,题为《葭月二十六日喜晤石庄,兼话大甲官军捷信(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英雄的感慨,以及个人的忧患意识。

首句“曾将王命论班彪”暗指诗人曾参与讨论国家大事,如同班彪般承担重任。接下来的“舌烂唇焦语未休”描绘了他为国事辩论时的热烈与执着,即使疲惫至极仍不停言说。然而,“无补君亲空痛哭”表达了深深的无力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徒然悲泣。

“同为羁旅倍生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同时加重了内心的忧虑。诗人怀揣着“千秋气节”,却只能遗憾自己未能像“龙尾”那样留下深远影响,而“半世功名愧虎头”则暗示了他对自己功业未成的自责。

最后两句“拔剑酒酣歌斫地,因君还欲赋同仇”展现了诗人激昂的情绪,借酒浇愁,以歌抒发对敌人的愤慨,希望能与友人共赴国难,同仇敌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又有个人志向的表白,体现了诗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