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从军五更转赏析

从军五更转

元末明初 · 刘基
一更戍鼓鸣,市上断人声。
风吹鸿雁过,忆弟复思兄。
二更月上城,照见兜鍪光。
侧身望山川,泪落百千行。
三更悲风起,树上乌鹊鸣。
枕戈不能眠,荷戈绕城行。
四更城上寒,刁斗鸣不歇。
披衣出户视,太白光如月。
五更星斗稀,霜叶光烂烂。
健儿争先起,拂拭宝刀看。

词语解释

百千的意思:◎ 百千 bǎiqiān[hundreds of] 成百上升,极言其多俄而百千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宝刀的意思:...

悲风的意思:◎ 悲风 bēifēng[grievous wind] 使人倍觉凄凉的风声高树多悲风。——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

不歇的意思:不罢休;不停止。《西游记》第六七回:“那徒弟心还不歇,至今还要告状,不得乾净。” 茅盾 《子夜》一:“直到他的狂跳不歇的心脏不能再跳动。”...

不能的意思:◎ 不能 bùnéng(1) [impotent;unable;incompetent;inefficient;powerless]∶不可能;不能够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不能理解不能生育不能实现(2) [cannot afford;do not equal to] 〈方〉∶不允许,不可以不能不谈到不能接受不能相提并论(3) [may not;must not] 〈方〉∶不至于...

侧身的意思:◎ 侧身 cèshēn(1) [lean to one side;incline]∶使身体处于倾斜状态排队买票的拥挤的人群使他不得不侧身站着(2) [work in]∶加入;参与(3) [be frightened and restless]∶形容恐惧不安◎ 侧身 cèshēn[on one’s side] 身体侧面向前地...

刁斗的意思:◎ 刁斗 diāodǒu[pan] 古代军中白天来烧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的用具(铜制)...

兜鍪的意思:◎ 兜鍪 dōumóu[ancient helmet] 古代作战的盔...

二更的意思: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又称二鼓。《南史·儒林传·沉洙》:“ 梁 代旧律,测囚之法,曰一上,起自晡鼓,尽于二更。” 唐 王维 《秋夜独坐》诗:“独坐悲双鬢,空堂欲二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匡超人 虽是忧愁,读书还不歇。那日读到二更多天。” 巴金 《抹布集·杨嫂》:“二更的锣声响了,我和三哥便把母亲抄给我们读的一本《白香词谱》阖了起来。”...

风起的意思:(1).风刮起来。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 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2).比喻事物的兴起。《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 ,边...

复思的意思:(1).亦作“ 復罳 ”。即罘罳。门外之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今閶闔门外夹建巨闕以应天宿,虽不如礼,犹象而魏之,上加復思以易观矣。《广雅》曰:‘復思谓之屏。’”《太平御览》卷一八五引《广雅》:“復罳谓之屏。”(2).重思,再思。《汉书·王莽传下》:“性好时日小数,及事迫急,亶为厌胜。遣使坏 渭陵 、 延陵 园门罘罳,曰:‘毋使民復思也。’”...

拂拭的意思:[释义](动)掸掉或擦掉(尘土)。 [构成]并列式:拂+拭 [例句]拂拭桌椅。(作谓语)...

更戍的意思:轮番戍守。 宋 苏轼 《谢赐衣袄表》:“边陲更戍,本为臣子之常。” 宋 叶适 《庐州钱公墓志铭》:“始,公患大军更戍,无留郡兵,山水寨不就律,无以应敌。”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至国朝分京师三衙之兵屯诸州,秋高更戍,如 江阴 则戍 太平州 , 福 兵则戍 广 之类。於 建炎 初,始罢更戍之制,今之禁军是也。”...

光烂的意思:光辉明亮。《梁书·武帝纪下》:“九月乙亥,有星晨见东方,光烂如火。”...

鸿雁的意思:◎ 鸿雁 hóngyàn[swan goose] 一种鸟( Anser cygnoides ),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健儿的意思:[释义](名)称动作敏捷而强健的人(多指英勇善战或长于体育技巧的青壮年)。复加式。...

烂烂的意思:(1).光亮貌;光芒闪耀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蜀石黄碝,水玉磊砢,磷磷烂烂,采色澔汗。”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皆玉石符采映曜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 夏桀 之时, 费昌 之 河 上,见二日: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沉沉将灭。”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 康有为 《顺德二直歌》:“巖电烂烂夜腾霜,抗疏斩奸剑吐鋩。”(2).色彩鲜艳貌。 唐 白居易 《牡丹芳》诗:“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絳艳灯煌煌。” 明 宋濂 《故龙泉汤师尹甫墓碣铭...

披衣的意思: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韦应物 《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 袁 而归。”...

人声的意思:[释义](名)人发出的声音。 [构成]偏正式:人(声 [例句]人声太嘈杂了。(作主语)[同音]人生...

三更的意思:◎ 三更 sāngēng[the third watch——midnight]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山川的意思:◎ 山川 shānchuān[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山岳、江河祖国壮丽的山川...

上城的意思:进城。《红楼梦》第四十回:“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 鲁迅 《呐喊·故乡》:“ 闰土 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沙汀 《丁跛公》:“可是当他第二天上城时,要是他记性好,他一定会为他的胡说八道不好受的。”...

戍鼓的意思:边防驻军的鼓声。 南朝 梁 刘孝绰 《夕逗繁昌浦》诗:“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謳。” 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明 刘基 《彭泽阻风》诗:“尘埃漠漠城笳怨,芦荻萧萧戍鼓愁。”...

霜叶的意思:(1).经霜的叶子。《魏书·田益宗传》:“霜叶将沦,非劲飈无以速其籜。” 宋 苏轼 《谒金门·秋兴》词:“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霜叶微黄石骨青,孤吟自怪太零丁。”(2).特指经霜变红的枫叶。 唐 杜牧 《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於二月花。” 宋 张抡 《朝中措·渔父》词之五:“ 松江 西畔水连空,霜叶舞丹枫。” 元 萨都剌 《寓栖云》诗:“最怜八月 江 南好,老雁叫云霜叶红。” 明 刘基 《仍用韵酬衍上人》之二:“有情霜叶欺花貌,...

四更的意思:指晨一时至三时。 唐 杜甫 《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宋 陆游 《除夜雪》诗:“北风吹动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参见“ 五更 ”。...

望山的意思:古弩上的瞄准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予顷年在 海州 ,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距,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鏃端,以望山之度拟之,準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

五更的意思:[释义](1) (名)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名)指第五更。现在已经是五更时分了。(作定语) [构成]偏正式:五(更...

乌鹊的意思:(1).指喜鹊。古以鹊噪而行人至,因常以乌鹊预示远人将归。 唐 杜甫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诗之二:“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 仇兆鳌 注:“按《西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 宋 戴复古 《镇江别总领愚子催归》诗:“老妻悬望占乌鹊,愚子催归若杜鹃。” 金 元好问 《送钦叔》诗之五:“遥知慈母心,已为乌鹊喜。”(2).特指神话中七夕为牛郎、织女造桥使能相会的喜鹊。 唐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来。” 唐 李商隐 《辛未七夕》诗:“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星斗的意思:◎ 星斗 xīngdǒu[stars] 星的总称满天星斗...

叶光的意思:即 叶光纪 。《隋书·音乐志中》:“ 叶光 是纪岁穷,微阳潜兆方融。”参见“ 叶光纪 ”。...

月上的意思:(1).佛教传说 毘摩罗诘 之女,母 无垢 。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 月上 。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 月上女 当众升虚空说偈。大众闻已,各止淫心,头面顶礼于女下。自尔 月上女 诣佛所与 舍利弗 对扬深义,后转女身为男子。又称 月上菩萨 。见《月上女经》。 明 李贽 《题绣佛精舍》诗:“可笑成男 月上女 ,大惊小怪称奇事。”(2).用作女儿的美称。 唐 白居易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诗:“何烦更请僧为侣, 月上 新归伴病翁。”原注:“时适...

照见的意思:(1).从光照或反光物中映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卢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 唐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诗:“月出 潘陵 尖,照见十六峰。” 茅盾 《子夜》十三:“闪电瞥过长空,照见满天的乌云。”(2).详察;明了。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先主 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然,君可自取。’非 先主 照见 孔明 肝胆,其肯发此言?” 明 李贽 《心经提纲》:“彼其智慧行深,既到自在彼岸矣,斯时也,自然照见色、受、想、行、...

枕戈的意思:(1).枕着武器。戈,泛指武器。谓杀敌报国,志坚情切。 唐 杜甫 《壮游》诗:“枕戈忆 勾践 ,渡 浙 想 秦皇 。” 元 郑元祐 《送萧万户还蜀》诗之二:“跃马莫矜横槊赋,闻鷄不道枕戈眠。” 清 方文 《舟过芜湖寄怀沉昆铜》诗之二:“四海倏披髮,中原谁枕戈。”参见“ 枕戈待旦 ”。(2).枕着武器。戈,泛指武器。谓为父母报仇情殷志切。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而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唐律疏义·盗贼·祖父母夫为人杀》:“祖父母、父母及夫为人所杀,在法不可同天。其有忘大痛之心,...

争先的意思:◎ 争先 zhēngxiān[try to be the first to do sth.] 争着赶在前头争先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