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贪泉和石斋
明 · 林光
一点萃天灵,耿耿终未死。
惟人自昏浊,此水本清泚。
不戕羞恶根,自解嗔汝尔。
寄语往来人,冥冥有神鬼。
惟人自昏浊,此水本清泚。
不戕羞恶根,自解嗔汝尔。
寄语往来人,冥冥有神鬼。
鉴赏
这首诗《经贪泉和石斋》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贪泉”这一典故,表达了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点萃天灵,耿耿终未死”,以“一点”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光明,即使在黑暗中也永不熄灭,寓意着人的本性中存在着善良与正直的种子,即使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其本质也不会完全丧失。
接着,“惟人自昏浊,此水本清泚”两句,运用了“贪泉”的典故,即传说中的泉水能使人贪欲大增。诗人指出,导致人心变得昏暗、贪婪的根源在于人自身,而非外物。这里的“此水”既指贪泉,也暗喻着人心中的欲望与贪婪。
“不戕羞恶根,自解嗔汝尔”则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诗人认为,真正的改变来自于内心的觉醒与自我反省,而非外界的强制或惩罚。通过“不戕羞恶根”表达出,只有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时,才能真正地摆脱贪婪与恶行。
最后,“寄语往来人,冥冥有神鬼”一句,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告诫世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应保持内心的清明与敬畏。这里的“神鬼”不仅指自然界中的神秘力量,更象征着道德与正义的审判,提醒人们在行事时应有所忌惮,保持良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贪泉”的反思,深刻探讨了人性的本质、道德的修养以及自我救赎的可能性,具有强烈的道德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