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道中
宋 · 李若水
客子结征衣,伺明鞭瘦马。
时平路无虞,年丰村有社。
归雁嘶层云,饥乌啄平野。
墙花初压枝,桥柳已盈把。
春岸坐渔人,晓陇来耕者。
风埃政无聊,怀抱何由写。
时平路无虞,年丰村有社。
归雁嘶层云,饥乌啄平野。
墙花初压枝,桥柳已盈把。
春岸坐渔人,晓陇来耕者。
风埃政无聊,怀抱何由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客子:旅人。征衣:行装。
伺:等待。
明:黎明。
鞭:鞭打。
瘦马:瘦弱的马。
时平:战乱平息。
路无虞:道路无忧。
年丰:丰收之年。
村有社:村庄有聚会。
归雁:归来的雁。
平野:原野。
墙花:墙头的花。
压枝:压满枝头。
桥柳:桥边柳树。
春岸:春天的河岸。
坐渔人:坐着捕鱼的人。
晓陇:拂晓的田陇。
风埃:风尘。
无聊:乏味。
怀抱:内心的情感。
何由写:如何抒发。
翻译
旅人整束行装,黎明时分鞭打瘦弱的马。战乱平息道路无忧,丰收之年村庄有聚会。
归雁在层层云中鸣叫,饥饿的乌鸦啄食原野。
墙头的花儿刚压满枝头,桥边柳树已垂满绿叶。
春天河岸边坐着捕鱼人,拂晓田间有耕作者走来。
风尘中的生活实在乏味,内心的情感如何抒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安宁的乡村生活图景,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从客子精心织制的衣物,以及伺机照料瘦弱的马匹,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和生活的热爱。
"时平路无虞,年丰村有社"两句,描绘了社会安定、道路通畅,没有灾难与困扰,农事丰收,乡间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社),展现了一种太平盛世的景象。
"归雁嘶层云,饥乌啄平野"两句,通过归来的大雁和觅食的乌鸦,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界的和谐。"墙花初压枝,桥柳已盈把"则是对春季景色的细腻描绘,墙头的花朵低垂,桥边的柳树繁茂,都是春意盎然的象征。
"春岸坐渔人,晓陇来耕者"两句,画出了渔民在春日岸边悠闲地坐在那里钓鱼,以及清晨农夫开始耕作的情景,体现了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风埃政无聊,怀抱何由写"则流露出诗人对当前政治环境感到不满和淡漠,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想要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却又不知从何处着笔的迷茫。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美好生活的描绘,也有对现实不满和个人情感的流露,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幽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