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如山诸友避暑山中
明 · 邵宝
閒行五六七人同,竹林日影松坛风。
客言此会舞雩下,僧歌我词盘谷中。
茗盌及泉元有味,竹垆当暑却无功。
冯谁传语知微子,秋夜山房好作东。
客言此会舞雩下,僧歌我词盘谷中。
茗盌及泉元有味,竹垆当暑却无功。
冯谁传语知微子,秋夜山房好作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人在山中避暑的悠闲生活。首句“閒行五六七人同”,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群朋友在山间漫步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接着,“竹林日影松坛风”一句,通过竹林、日影和松坛的自然景象,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环境,仿佛能听到微风轻拂竹叶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客言此会舞雩下,僧歌我词盘谷中”两句,运用典故,将聚会的地点与古代的礼乐活动相联系,既增添了诗意,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客”与“僧”的对话,展现了不同人物在聚会中的角色和情感,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茗碗及泉元有味,竹垆当暑却无功”则转向对茶饮和避暑设施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茗碗取泉水泡茶,虽是寻常之事,却蕴含着品味生活的乐趣;而竹制的凉亭在炎炎夏日似乎失去了作用,反衬出自然之美的不可替代。
最后,“冯谁传语知微子,秋夜山房好作东”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希望有人能传达他对知微子的思念之情,并期待在秋夜的山房里再次相聚,共叙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聚会场景、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