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鹏鴳问答赏析

鹏鴳问答

宋 · 姜特立
吾闻北冥鹏,翼若垂天云。
矫首扶桑汜,投趾昆崙垠。
渴饮黄河流,饥食紫渊鳞。
长翮盈千车,短羽重万钧。
去以六月息,栖止良苦辛。
黑风忽翻海,未易容其身。
偶与斥鴳遇,问鴳有何乐。
鴳云我幺禽,岂暇议寥廓。
为生诚甚微,为计亦易足。
吸以棘针露,分以鹪鹩粟。
决起枪榆间,却向蓬蒿落。
不睎九万程,只愿一枝托。
鹏听鴳所云,似若生羡慕。
彼小乃有馀,我大适为苦。
呼鴳问所安,鴳笑而不语。

注释

北冥鹏:古代神话中的大鸟,象征着宏大和自由。
垂天云:形容翅膀大得仿佛要覆盖天空。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日出处,象征着开始。
昆崙垠:昆仑山的边缘,代表极远之地。
紫渊鳞:深渊中的鱼,比喻丰富食物。
棘针露:比喻微小的食物。
鹪鹩粟:鹪鹩的小米,象征简单生活。
九万程:形容极高远的天空。

翻译

我听说北方的大鹏鸟,翅膀像天边垂挂的云彩。
它抬头望着日出的地方扶桑,脚踏昆仑的边际。
口渴时饮黄河之水,饥饿时吃深渊里的鱼。
它的长翅膀能装满千辆车,短羽毛却重如万钧。
它凭借六月的季风飞翔,栖息时也辛苦无比。
突然刮起黑色风暴,大海翻腾,它难以自保。
偶然遇到麻雀,大鹏问它有什么乐趣。
麻雀说我是小生物,哪有空闲谈论广阔天地。
生活虽微小,但满足于简单,
吸食棘刺上的露珠,分享鹪鹩的谷粒。
从榆树上振翅起飞,又落在蓬蒿丛中。
我不追求九万里高空,只求有一枝可以依托。
大鹏听了麻雀的话,似乎有些羡慕。
它们小却觉得富余,我大反而成了负担。
我呼唤麻雀询问安身之处,麻雀笑着却不回答。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姜特立的《鹏鴳问答》描绘了一幅大鹏与小鸟斥鴳的对话场景。诗中,大鹏以其巨大的翅膀和飞翔的高度象征着宏大的理想和志向,它长途跋涉,饮黄河之水,食深渊之鱼,然而在面对黑风翻海的困境时,却感到难以自保。相比之下,斥鴳自认渺小,满足于简朴的生活,吸棘针露,食鹪鹩粟,过着安稳的日子,对大鹏的远大抱负并不理解。

大鹏听到斥鴳的描述,既羡慕又感慨,意识到自己的庞大反而成了困苦的来源。而斥鴳则笑而不语,似乎暗示了大小各有其适,不必强求。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鹏与鴳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价值观的不同理解,体现了宋代理性主义和道家自然哲学的思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