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田国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赏析

田国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

宋 · 苏轼
楚山铁炭皆奇物,知君欲斫奸邪窟。
属镂无眼不识人,楚国何曾斩无极。
玉川狂直古遗民,救月裁诗语最真。
千里妖蟆一寸铁,地上空愁虮虱臣。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通过诗中所表现出的意境和情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正义与勇气的赞美,以及对待人接物态度的深刻反思。

首句“楚山铁炭皆奇物”,直接点出了主题:楚地之山,蕴藏着坚韧如铁的炭石,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珍奇之物。紧接着,“知君欲斫奸邪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田国博的了解,知道他有志向恶势力挥刀斩断,体现出一种正义与勇气。

然而,在“属镂无眼不识人,楚国何曾斩无极”这两句中,诗人却流露出一丝悲哀。这里的“属镂”指的是工匠,“无眼”则是比喻他们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而“楚国何曾斩无极”则表达了一种无奈,似乎在说历史上楚国虽有英雄,但对于那些看不见、抓不住的邪恶势力,也感到无从下手。

随后,“玉川狂直古遗民,救月裁诗语最真”两句,描绘出一位性格豪放、言辞恳切之人,他如同古代遗留下来的人物,用自己的诗歌来拯救世间的不正之风,表达了对纯真语言与行为的赞扬。

最后,“千里妖蟆一寸铁,地上空愁虮虱臣”两句,则通过一个强烈的对比来表达主题。这里的“妖蟆”指的是那些貌美实恶之物,而“一寸铁”则是那坚硬无比的正义之物。诗人感慨地上虽然有许多邪恶势力,但真正能够斩断它们的正义力量却十分稀缺。

苏轼在这首诗中,通过田国博送来的一块石炭所激发的情感和思考,以“铸剑斩佞臣”为契机,将对友人的理解与自己对于世间邪恶势力的看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力量与深思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