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谚语>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收录日期:2025-08-08 09:37:13  热度:12℃

二月二,龙抬头气象谚语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广大农村重要的传统节日。此时,春节刚过,田间农事活动即将展开,故“二月二”又称“春农节”、“农头节”。农谚曰:“二月二,农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依据气候规律,“二月二”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

据说,龙头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了周武王,这一习俗还被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以后,“二月二”便定名为“农头节”。

“龙抬头”一说,最早见于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熏床炕......”至于抬头的为何是龙,又为何只与“二月二”有关,说法和故事就多了。民间认为,龙系吉祥物,主管云雨,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此时,正值惊蛰节气,我国许多地方已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却认为是“龙”的功劳,加之不少地方又将“二月二”视为土地神的生日,所以祭祀活动便名目繁多。明朝《宛署杂记》曰:“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清人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载:“二日为土地真君生辰,城内外土地神庙,香火不绝,游人亦众。”

有关“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传说故事很多,这里不妨说一例。相传,武则天费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遂命令龙王三年不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逐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激龙王降雨之恩,天天对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帝,于二月二将龙王释放,于是龙王又抬起头来耕云播雨,滋润禾苗,造福农人。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正如农谚所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猜你喜欢

  • 生活常用谚语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让人一寸,得理一尺。◆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

  • 谚语格言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人心齐,泰山移。◆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人越嬉越懒,嘴越吃越馋。◆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

  • 生活常识谚语

    鳑鲏鱼也要留三寸肚肠。天下呒难事,只怕有心人。人望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绣花针。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

  • 劝诫谚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满招损,谦受益。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三人行,必有我师。多行不义之必自毙。放下屠刀,立定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退一步 海阔天空放下屠刀,立

  • 理想志气谚语

    不怕知浅,就怕志短。不怕百战失利,就怕灰心丧气。不怕人老,就怕心老。决心攀登高峰的人,总能找到道路。没有目标的生活,就象没有舵的船。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聪明人把希望寄托在事业上,糊涂人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上。宁可折断骨头,不可背弃信念通

  • 环保谚语

    1、关爱生命健康,倡导环保时尚。2、让地球远离污染,让绿色走进家园3、健康是最大的节约。4、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5、绿色与生命时时相伴,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6、环境与生命共存,环保与健康同在。7、百业要兴,环保先行。8、失去生态平衡,人

  • 人生受益谚语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宁可做过,不可错过。◆头回上当,二回心亮。◆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

  • 小学生文明谚语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文明的谚语..一起来做个讲文明的市民吧!..(一)守法篇⊙理管君子,法治小人。⊙人不犯法,法不犯人。⊙横柴有墨弹,横人有官管。⊙有权枉法,无权守法,不是办法。⊙冻死不拆厝,饿死不掳掠。⊙上梁不正下梁欹,下梁不正倒下来。⊙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