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谚语>关于清明的谚语

关于清明的谚语

收录日期:2025-08-07 19:09:41  热度:10℃

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更是干支历辰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并称中国传统节日四大祭祖节日。由于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为台湾、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在澳门则还有冬至。

关于清明的谚语:

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3.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4.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5.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6.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7.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8.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9.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10.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11.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12.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13.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14.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15.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16.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17.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18.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19.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20.清明暖,寒露寒(湘)

21.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22.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23.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24.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25.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猜你喜欢

  • 朝霞暮霞 无水煮茶

    这种霞一般出现在高压控制下,连续晴天的时侯。这时空气中水汽很少,尘埃较多,是使水汽凝结成为水滴的有利条件,但水汽很少,尽管高空温度再低,无米还是煮不成粥”,所以不能形成水滴、成云,更不能下雨。

  • 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在阴雨的日子里,如果看见天空的西北方向云层消散,露出蓝天,预兆天气就会很快转晴。如果在冬季,连续阴雨以后,出现西北天开锁”现象,表明在天气转晴后,还会有霜冻出,要注意防霜。

  • 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日暖夜寒,东海也干”。这主要指半个月的天气。通常寒潮于冷空气笼罩下,天气整日晴朗,所以日夜温差大。

  • 奇寒必有奇旱

    奇寒必有奇旱”。奇寒本身就表明干冷空气势力特强,大气环流形势有利于冷空气继续频繁南下,暖湿空气萎缩退居外海。此种局势往往持久,若至今春雨水推迟,导致冬春连旱。历史上不少严重冬春连旱年皆为前期严寒有关。

  • 星星眨眼 离雨不远

    星星眨眼,离雨不远,这在晴朗的夜晚,当你仰望满天繁星时,星星好像被一层水波遮挡一样,有朦胧状,怱闪怱闪的,这种现象就预示着要下雨了。这是因为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下,空气乱流”对流”旺盛,积累了很大的能量,这时,只要有导

  • 为什么说“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鱼鳞天,是指天空中的云彩像鱼鳞一小朵一小朵排列在天空,它不是像鱼鲤鱼斑那样大,而是较小朵的,在气象上称这种云为高积云,它多产生在低气压的前部,一般表示未来二十四小时后有低气压北上,天空不太稳定,天气将转坏,即使不下雨也要刮风。

  • 为什么说“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大气中的空气也随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晚看西北,如果西北天空黑云滚滚,说明未来要有降水过程移入本地,天气将转坏。如果西北方是晴天,则未来天气将转好。早晨起来看东南,如东边天气好,这说明坏天气将过去,未来天气晴好;如果东边天气不好,很可能随着南边

  • 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