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谚语>关于哲理的谚语

关于哲理的谚语

收录日期:2025-08-07 13:12:33  热度:7℃

关于哲理的谚语:

1.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2.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3.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4.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5.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6.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7.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8.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9.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10.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11.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12.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13.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14.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15.久住坡,不嫌陡。

16.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17.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18.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19.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20.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21.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2.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23.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24.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25.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26.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27.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28.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29.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0.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31.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32.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33.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34.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5.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36.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37.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38.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39.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40.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41.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42.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猜你喜欢

  • 雨水节气的谚语

    雨水节气的谚语雨水-农事“雨水”雨增温度升,华北大地渐解冻。抓紧划锄冬小麦,化一层来锄一层。大麦葵花和蓖麻,顶凌播种产量丰。黄河来水快蓄灌,莫待断流浇不成,河水井水双配套,水到用时有保证。春田肥料早运上,耙耢保墒不容停。大搞棉花营养钵,适

  • 清明时节农事谚语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

  • 清明节日谚语

    节日谚语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 惊蛰节气农事谚语

    惊蛰节气农事谚语惊蛰描述雷声将小动物惊醒,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关于惊蛰,有不少的谚语。一是雷打在惊蛰前,那一年的雨水就特别多,“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杭州),容易产生低温阴雨天气。但对于山区就不同了,“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雨水

  • 有关劳动的谚语

    有关劳动的谚语1自己的双手寻来的果实,那怕是酸的,吃起来也象葡萄。 —— (维吾尔族)谚语2红糖甜,白糖甜,不如劳动果实甜。 —— 谚语3吃鱼的不如打鱼的乐。 —— 谚语4偷窃得来的财富有腿,劳动得来的财富有根。 —— (哈萨克族)谚语5

  • 关于端午节谚语

    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已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

  • 关于感恩父母的谚语

    感恩父母的谚语: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日本谚语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 日本谚语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 日本谚语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谚语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 中国谚语感恩是美德

  • 闽南经典谚语大全

    闽南:福建简称为闽,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地域上的闽南包括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但从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来说,闽南特指的是厦门、漳州、泉州三地,并不包括以客家文化为主的龙岩地区。闽南谚语经典:01 问路靠嘴水,行路靠脚腿。02.两人没相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