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造句>安史之乱造句(精选43条)

安史之乱造句(精选43条)

收录日期:2025-08-15 02:52:21  热度:8℃

安史之乱解释: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相似词:既来之,则安之八王之乱侯景之乱乱世之音安之若泰安之若素安之若命安身之地

1、安史之乱后,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最终使唐朝走向了灭亡。

2、杜佑生活在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亲身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想通过对历代典章制度的编纂,总结经验教训,以寻求治国安民之术,从而挽救唐王朝政治的危机。

3、安史之乱中,杜甫四处漂泊,穷愁潦倒。

4、并受安史之乱祸,险被流放夜色郎.

5、此后安史之乱爆发,东都洛阳沦陷,安禄山的军队向长安皇宫步步逼近.

6、安史之乱之后,昔日强盛的李唐王朝开始走向没落之途,至于这场祸乱纠葛的原因,与其说是权臣谋逆导致的举国之乱,不如说在奢华糜烂的王朝背后,党羽之争如同一颗毒瘤,早已腐蚀着朝廷的根基。吴韵汐

7、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分离与民族分化则成为另一种现象,并最终导致五代十国的分立局面。

8、安史之乱持续了数年,但最终还是被打压下去了.

9、安史之乱对于诗歌来说,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0、唐代儒学日趋衰落,但安史之乱前后,又出现儒学复兴思潮,这种思潮是推进文体革新的直接动力。

11、宣宗年间,这是唐朝最后的统治时期了,即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逐渐走向没落,昔日大唐的歌舞升平繁华盛世也将随着舞女的容颜而逝去。

12、安史之乱猋发出波澜壮阔的大唐画卷,家仇国恨铸就成莽宕遒豪的英雄史诗,诡谋谲略霾蒙着炜煌空前的武林盛世,崎峗岖崟笃证了白首不渝的爱情誓言。

13、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14、安史之乱,歌舞升平不再,诗风剧变,也才有了杜诗“痌瘝在抱”的重大转变,从这个意义而言,说安史之乱铸就了诗圣杜甫,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15、但唐朝真的是很包容,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李光弼”。

16、回纥(回鹘)本臣属于突厥,后来渐有*之地,助唐平安史之乱,以马匹易唐绢、茶,与唐和亲。

17、唐天宝15年,安史之乱,叛军攻克潼关,唐皇李隆基伧惶西逃至兴平马嵬驿.

18、安史之乱后,杜甫流离转徙,到达成都,高适立即从彭州寄诗问讯。

19、盖多年战乱如唐之安史之乱,非仅毁一代太平盛世归于艰虞,亦使传统礼乐社会及思想基础扫荡殆尽。

20、安史之乱后,中原饱受战乱之苦,江南地区正式成为经济中心,“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就此开始了延续千年的“南粮北调”格局。

21、,以宋人的观点,乃安史之乱以后出现的藩镇割据自雄;但从幕府制度的意义上,它是渊源有自,并非唐代的新发明。

22、安史之乱时,他固守饶阳,被史思明攻破后宁死不降,被史思明用大锯杀害,后被安葬于此。

23、它上承安史之乱,下启朋党之争,中历藩镇割据,因而成为唐王朝重要的转折点。

24、李白作品的大量散佚,自唐李阳冰始,至清人王琦及今人詹锳先生一直认为,原因在于安史之乱。

25、八世纪时,由唐、新罗、日本、渤海等构成的东北亚世界基本形成,安史之乱的爆发使东北亚的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就针对八世纪中叶以后唐罗间的政治交涉展开论述。

26、但是,宦官真正的形成一股势力在政治上呼风唤雨则是在安史之乱后.

27、据馆内讲解员介绍,“太白书屋还运用了幻影成像、水纹投影等现代技术,生动再现了李杜相会、李白戏权贵、金龟换酒、安史之乱等历史故事。

28、虽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出现了武氏专权,出现了唐玄宗娶儿媳妇为贵妃,导致了安史之乱,至于其它的风流韵事则层出不穷。

29、面对南诏与吐蕃的乱局,面对大唐帝国与大食帝国的怛罗斯之战,面对涂炭生灵的安史之乱,他又如何重写历史。

30、756年的7月,李亨很快组织起了自己的中枢机构,启用李光弼、郭子仪等中兴名将,并借回纥兵、阿拉伯军队,取得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初步胜利,收复了两京。

31、安史之乱前夕,安禄山得到李靖兵书《李药师遗篇》,引来各方争夺。

32、安史之乱前夕的长安,如此浮华却缺乏真正的伟大!名来利往,人们的欲望在金色的王朝中起伏,于是,人类变的反倒比鬼怪更加危险。

33、安史之乱时,她从北方流落苏州,被迫堕入妓院,善歌能诗,才貌出众,为苏州绝色佳丽。

34、学子李正宏穿越重生回到唐朝,成了唐玄宗的太子李瑛,且看深知历史走向的他,如何执掌盛唐这艘艨艟巨舰,平“安史之乱”。

35、再如唐代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受命扼守潼关,针对叛军兵锋甚锐、来势凶猛的实情,持重待机,坚壁不战。

36、史书中的李隆基善骑射,通音律,早年英明果断,多才多艺,步入中年才怠问政事,宠幸宦官,专以声色为娱,导致著名的安史之乱。

37、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38、玄宗李隆基老来昏庸无道、贪恋美色、误用权奸李辅国,导致安史之乱,造成藩镇割据、边疆危急。

39、安禄山一句阿谀奉迎的话,就讨得唐玄宗的欢心,于是为安史之乱埋下祸根。

40、可是安史之乱,盛世不再,天下板荡。

41、有道是,乱世用重典,自安史之乱起,唐史中有了不少凌迟记录。

42、我盛赞汉武帝以公主和亲匈奴,而换来的暂安,我痛恶商纣王因妲己而误国,我鄙视唐玄宗李隆基对杨玉环家族的偏幸,而至造成安史之乱。

猜你喜欢

  • 此时造句(精选100条)

    1、我的妻子此时正忙得不亦乐乎,所以她建议佩吉到字典上查这个词,然后她们可以再讨论它。2、平安夜,话平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个浪漫温馨的平安夜,有没有想我啊?没有甜言蜜语,千言万语只汇成这一句普通的祝福:平安夜快乐!3、秋分时节

  • 此时造句(精选100条)

    1、谷雨节气,气温回升,降水增加,湿热严重,身懒体乏,感觉不适,此时养生,十分关键,早睡早起,平心静气,养肝护胆,运动适量,不宜出汗,阳气外泄。谷雨节气祝愿朋友科学养生,一。2、爱克西多,布里泰以及远征军中的诸多著名人物此时都在战术情报中心

  • 此时造句(精选100条)

    1、自在现,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方云2、襄阳已是半壁天下的唯一门户,蒙古狂攻之下,久未见功,此时大侠郭靖之名,风传天下,一时无两,得见郭大侠一面,足可与亲朋好友炫耀自豪。3、张扬此时方寸已乱,显得有些急促

  • 此时造句(精选100条)

    1、而驾驶人此时却挽起了裤腿,向民警解释自己腿上伤疤的来源,为自己妻子刚才的行为开脱起来,说自己的妻子有病。2、此时铁公子因冯按院出告示的缘故,不知其详,放心不下。3、14日的命名典礼,在台“海军司令”陈永康致辞后,由陈永康夫人为新舰掷瓶,

  • 此时造句(精选99条)

    1、顺着绳子下了玉笔峰,远远望去,此时的关外正是隆冬时节,那些夏天被绿色掩盖了的苍白石头露了出来,整座大山虎踞龙蟠,气象森森,别有一番苍莽美感。2、殿中一位看上去十八九岁的青年坐于首位,而此时王云正跪坐在青年下方,泣不可仰的向青年恳求着。3

  • 此时造句(精选100条)

    1、尤其是老年人,夏季常常有出虚汗的症状,此时更要警惕。2、但此时整条路看起来都挺美,金灿灿的太阳刚沉落山,橙红色的余辉掩盖了房屋的种种差异。3、第二年年末,东海关召集中西商人会议,赞同抽收货捐作为建港资金来源,并上报中央,可是此时清政权已

  • 此时造句(精选99条)

    1、此时两人打得难解难分,方为修为太低,但是已经能够释放出直径一寸有余的雷电,只是释放间歇过久,消耗又太大,一时间竟然都被丁飞用那诡异的步法躲过。2、倒钩时,由于滞空背向触球,所以往往不知周边情况,如果此时正巧有队友出现,那么误伤悲剧恐怕就

  • 此时造句(精选100条)

    1、钟楚雄此时向还被吓得脸色发白的宁家小姐问道,天枢镇宁家他也听说过,能顺道给别人一个人情,他到是很乐意。2、可此时的咸丰帝被政事扰得心神不宁,他需要一朵解语花。3、撤!让末车的内家伙出来!这是李连长此时唯一的想法。4、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