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造句>楔形文字造句(精选16条)

楔形文字造句(精选16条)

收录日期:2025-08-13 01:04:53  热度:7℃

楔形文字解释: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因当地的书写工具是以泥版当“纸”,以削成三角尖头的芦苇秆或小木棒当“笔”,书写出的文字笔画形状像木楔,所以称“楔形文字”。最初是象形文字,后演变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这种文字使用了数千年,留下了不少泥版文书。公元前后逐渐被字母文字所取代。相似词:象形文字楔形字形象形字形声字之字形文字文字的

1公元前1600年遗留的楔形文字泥板,就记载著巴比伦人对于世界已经人满为患的忧虑。

2其亚述藏品成了解读楔形文字的基础。而“罗塞塔石”的获得使得埃及象形文字之谜得以破解。

3楔形文字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这是一种刻在陶片上的文字,它的使用者是5000多年以前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人们。

4楔形文字昭示了西方文明的起源,对楔形文字的研究和辩识是研究古代西亚文明的基础。

5它们都是自源文字,且分别处于汉古文字系统和楔形文字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

6楔形文字是否也和甲骨擦身而过,都去参加一场古文明的盛会?

7加之楔形文字又是一种表意文字,几个符号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新解释。

8原稿可能是用赫梯语和当时国际通用的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在赫梯首都哈吐沙什的档案库中发现有用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泥版复本。

9从文字的类型看,楔形文字、埃及古文字、玛雅文字消失后,取而代之的都是拼音文字,只有汉字没有拼音化,它只是出现了笔画以及简化一类的变化。

10文末附有有关古巴比伦时期基础知识的附录,并摘有原始楔形文字泥板文献数篇。

11公元前3500年[生活在现在伊拉克地区的闪族人首先使用楔形文字记录经济活动。

12为了确保他们的法律、管理和经济机构职能的有效性,巴比伦人使用了由他们的苏美尔人前辈发明的楔形文字书写系统。

13在1843年和1845的出土期间,大量的泥版收藏品都发现刻有楔形文字。

14它是译自原稿的副本,原稿可能是用赫梯语和当时国际通用的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

16我还在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角落里发现过一座公元前的古埃及石碑,上面刻满了楔形文字,令人悠然而发思古之情。

猜你喜欢

  • 末春造句(精选10条)

    1、但历史进入到二十世纪末,春节的年味开始淡化并出现了衰微的迹象,春节年俗文化的社会环境遭到破坏。2、冬末春初,阳气渐强;排毒强身,食疗莫忘;莲藕利尿,内毒排出;黄瓜性凉,除湿解毒;木耳性甘,清胃养颜;食用地瓜,排除宿便。祝你春天,身强体健

  • 怀春造句(精选59条)

    1、艾娅的脸上露出少女怀春的表情,就像沉浸在恋爱中的女子,脸颊也变得泛红。2、虽然久历风尘,此时却止不住羞红了脸蛋,心如撞鹿,一副怀春的少女模样。3、身上污渍除尽,小维那可是容光焕发,不说什么一身男子气概,那也是俊俏小书童模样,对怀春小姑娘

  • 始春造句(精选16条)

    1、惊蛰雷鸣百虫动,土地解冻春耕始,春回大地天回暖,气候干燥火气盛,引发咳嗽真要命,多吃梨子败火性,润肺止咳显功用,补充水分讲卫生,惊蛰健康不生病!2、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

  • 送春造句(精选65条)

    1、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朱淑真2、车子停好,萧逸凡慢慢的推开春姐,随后迅速的下车,从副驾驶位置上扶着大醉的春姐下车,锁好

  • 赏春造句(精选38条)

    1、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撒下一片繁茂;春姑娘带来姹紫嫣红的春天,因为春天可以观赏春色中美丽的花朵,在草地上放飞理想风筝。2、碧水微淌,白云微晃,敞开心房,接纳春天的明亮;日子微忙,思念微长,展翅轻翔,欣赏春天的模样。漫步春的季节,把祝福送

  • 伤春造句(精选65条)

    1、我心中可纳苍穹任时间风起云涌。叹岁月回首青丝变白发年华似水掩不尽一世风流,我本不是伤春悲秋的人奈何春去秋来的岁月让我心中满是伤痕……痕痕2、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3、学习雷锋好榜样,赠人鲜花手余

  • 打春造句(精选21条)

    1、他们自身都难保,更别说过来打春狩了!袁世凯,你已经输了,完完全全地输了,看在老师的面子上,只要你自己了断了,你的家人,我会照顾的!2、人都说,还没打春,就和春天一样了。3、家里每年打春都要捅烟囱,他弟弟上了房,娘着了急,大声喊着:‘快下

  • 探春造句(精选23条)

    1、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牙未吐,早已回春。绮陌敛香尘,学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苏轼2、新华网南京2月14日电(记者陈琪)马年新春,古都南京连日和风暖阳,融融春意中,众多市民纷纷前往号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