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教造句(精选52条)
礼教解释:旧传统中束缚人的思想行动的礼节和道德。相似词:免礼礼堂礼品礼仪献礼洗礼无礼敬礼
1,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先有所据守。
2,鲁迅先生的文章对封建礼教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3,晚清有些人对内坚持传统礼教,对外则夜郎自大,盲目排斥外国文明。
4,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
5,由于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封建礼教,学生们十分反感。
6,小说《祝福》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7,只有彻底摆脱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束缚,妇女才能获得解放。
8,先秦礼教不同于封建礼教,封建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先秦礼教的本质则是以“五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9,将杜十娘之悲剧归结为封建礼教的观点,是空泛而脱离文本的。
10,倡言重建礼教,整顿风俗,保存华夏文明.
11,而杜十娘的理想追求与封建礼教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她的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有可能实现的。
12,处于封建社会初期的秦汉,诸事草创,礼教初成,社会风气相对开放.
13,长老会和加尔文教从路德教会中分裂出来,再洗礼教从宗教改革中分离出来。
14,在杜十娘的悲剧成因这一问题上,历来被认为是封建礼教的罪恶表现.
15,然而,在感情与礼教中徘徊的师爷无力反传统,斩断情丝。
16,在礼教初兴的时代背景下,汉代妇女除了接受“女德”、“妇功”教育外,还能够学习一些儒家经典。
17,明清小说中女性的现实复仇行为展现了女性反礼教行为的独特魅力。
18,每段爱情都令我想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可惜没有封建礼教束缚我。江南
19,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不只是当时当地,对后代也贻害无穷.
20,尺的宫墙,千年的礼教,锁不住一个少年的心!胡适
21,当一个女子深深陷入爱中的时候,她将会蔑视人世间一切礼教、规范,甚至道德,因为她除了对方的爱之外,人世间的其他任何事物,都是无足轻重的。
22,天地随气而变化,充盈之气有损益之变通,此为合道之理。以法令控制事理之端正,此为行事之理。以礼教化而因事制宜,此为合义之理。知人之情而知关键与机变,此为合情之理。
23,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道理之家也;质性警彻,权略机捷,能理烦速,事理之家也;质性和平,能论礼教,辩其得失,义礼之家也;质性机解,推情原意,能适其变,情理之家也。
24,而推动先民创造无数人类永远不可企及的奇绩的绝非束缚人性发展的专制和礼教,而是鼓舞人们反抗它的先秦儒家既强调独立人格,又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25,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她就偏不认这个命,经过顽强的抗争,她终于挣脱了旧礼教的束缚,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26,我们是在一个由“名”引导的世界中,讨论其中的一种极端形态,或者说有危险的形态,即“现代名教”。“名教”本来特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
27,“男尊女卑”与儒家“孝”的文化逻辑,以及“长幼有序”的礼教观存在着的矛盾与冲突,使得孀妇脆弱性与独立性共存。
28,男女授受不亲,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
29,中国近现代启蒙是一种伦理启蒙,因为其目标在于批判建构于家庭权威之上的纲常礼教,其中,女性扮演着重要角色。
30,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前人皆认为是由于“发乎情止乎礼仪”的礼教原则的束缚。
1,鲁迅先生的文章对封建礼教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2,由于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封建礼教,学生们十分反感。
3,小说《祝福》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4,只有彻底摆脱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束缚,妇女才能获得解放。
5,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她就偏不认这个命,经过顽强的抗争,她终于挣脱了旧礼教的束缚,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31,清朝改土归流以后,受封建礼教和汉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土家族自由婚姻演变为许多新的婚姻习俗。
32,哦,这很有趣,因为我觉得,如果是新教,你可能会说我不是,新教徒,我是韦斯特兰或圣公会教徒,或者长老会或卫理公会或浸礼教徒。
33,本地人说那方外人思想开化,不懂礼教,方外人说那本地人,思想保守,难以开化。
34,剧作通过将陈最良这个满口礼教天条,行为有乖人情的形象与热情追求人欲的杜丽娘形象进行对比,从而肯定和礼赞人欲。
35,沈洛笙一直以为自己穿越到了一部正剧,追崇礼教,信仰三纲五常。
36,他入川后,很快便平定了南北番人的骚乱,并倡导礼教,轻徭薄赋,礼贤下士,广罗人才。
37,男母总是把自己打点得井井有条,身教进退有度,孩子个个礼教传家;女母则为人师,教养孩子宽严得体,并热衷于社会公益,人缘奇佳。
38,我们中国人,最妙是一面会吃人,一面又能够讲礼教,吃人与礼教,本来是极相矛盾的事,然而他们在当时历史上,却认为并行不悖的,这真正是奇怪了。
61,我也曾听说书先生说过,自古以来,礼教杀人,苛政猛于虎。
62,随着大唐盛极而衰,礼教压迫渐重,三节合一后,上巳因素渐被涤荡,寒食因素一家独大,清明遂成了扫墓节。
63,道德文章,诗礼教化,虽可教人,却不可能使得人人向善,更有那禁不住酒色财气之诱惑者,今日向善,明日向恶,要治天下,唯有法家。
64,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附者数万家。
65,6月27日晚9时许,罗秀镇派出所接到一求助报警电话称,礼教村弯龙屯有一青年割腹自杀,伤势严重,另有一中年人已死亡,请求警方送往县医院抢救。
66,他达生任性,不太注重儒者节操,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开魏、晋清谈家破弃礼教的风气。
67,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68,厚币聘先兄,当日诸生崇礼教;余庆留后裔,今朝有子负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