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造句(精选28条)
1、人格的独立性是孟子“人格自由论”的立论前提,这也是孟子以及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与无道的统治者尖锐对立的必然结果。
2、当一件事情变成天下大事之时,凡天下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不管他是否愿意。明主之道在申子之劝独断也。本门尊长孟子也曾说过,民为贵,君为轻。只有能够理解民为贵的君,才是我们天下的王。张良
3、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
4、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所以隐去‘吴‘姓,只称‘孟子‘。
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6、如孟子拒杨墨,如宋儒在佛老面前争强好胜、以天理压人欲,如现代中国革命以国家消灭个人……
7、高雄中学语文老师吕兆益说,如果在做一件事情时,突然有马儿跑过,当然会受影响;不过《孟子》中也有“心有鸿鹄将至”说法,用“鹜”似乎也通。
8、依稀记得孔子和孟子,朦胧想起几何和函数,还有helloandthankyou,要么世界大战和抗日,或者一个中心俩个点,还有物理和化学...所有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9、即便只说儒学,孔墨之后,儒分为八,有八个流派,孟子是其一。
10、中原人向来看不起南方的蛮子,认为没有文化、缺少道德和礼仪,孟子就骂为“南蛮鴃舌”,南方人说话舌头似鸟,听不懂什么意思。
11、孟子说,不违农时,粮食就吃不完。
1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
13、儒家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14、古代孟母三迁是为了怕孩子受坏环境影响,要为自己就不必了,后来孟子长大成人后也没听说孟母再搬家。
1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16、孟子也跃跃一试,自以为推行仁政的机会到了。
17、孔子的科学安排人时间,孟子的不违农时,庄子的将时间观念淡化等,都体现了对个体自我价值的重视。
18、孔子的言语句句是出自自然,孟子的话句句是出自事实。
19、亚圣孟子就尊之为“圣之时者”。
20、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21、到台湾后,孔孟学会邀钱穆写孔子和孟子的传记。
22、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
23、齐宣王让孟子给他讲一讲善政是什么样子的。
24、在苏醒的记忆中,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是圣人,孟子也只摊上个亚圣。
2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26、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朱熹
27、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孟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