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造句>国初造句(精选100条)

国初造句(精选100条)

收录日期:2025-08-13 06:25:11  热度:6℃

1、他于民国初考入武大前身之一的两湖优级师范学堂,还曾与中国地质科学泰斗李四光是同窗学友。

2、国家领导人也同样企盼中国初期商业空间业有一定发展。

3、民国初年,塞外巴林右旗一带一块曾经进贡给皇帝的宝石“鸡血王”落入日本武士手中。为了夺回国宝,号称“塞外第一刀”的刘振有搭上老婆的一条性命,把鸡血王从日本武士手中夺了回来。

4、徐某的这把壶系清末民国初年南洋侨胞向景德镇的“许顺昌”瓷器店订制的专用出口瓷,国内较少见。

5、“晋帮茶商赴安办茶始于明末清初,‘国初,茶日兴’,贩夫贩妇,逐其利者常八九。

6、刘镇华是河南巩县人,民国初年他投靠过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冯玉祥,运用风来两面倒的办法,当上了陕西省省长和督军。

7、我们中国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人民勒紧裤腰带,历尽艰苦卓绝的前三十年,少吃少喝拼下来的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基础。

8、这个路灯是仿得建国初期的。所以看上去会感觉古色古香的。

9、工读教育是我国在建国初期创设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对教育和挽救失足未成年人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10、国初冯胜弃宁夏,烧了二十余万石米麦料豆及军需,仅仅是惧怕回鹘骑兵而已。

11、他写这本回忆录时,已经是90多岁的高龄,但凭着记忆力描绘起苏州风物与民国初年人物,楚楚有致,亲切感人,令人有历历在目之感。

12、民国初年,一二桀黠之徒,利用国民弱点,遂倡为无秩序之平等,无界说之自由,谬种流传,人禽莫辨,举吾国数千年之教泽扫地无余。求如前史所载忠孝节义诸大端,几几乎如凤毛麟角之不可多得也。袁世凯

13、此书撰于民国初年至抗战末期。

14、追往昔硝烟弥漫,忆当年炮火连天。建国初举步维艰,改革令焕发新颜。新世纪喜事频添,此都赖党政顺天。又值此建党纪念,愿中华国泰民安。

15、建国初,一些农村仍能见到浮厝现象.

16、肇始于民国初年的祁门茶业改良场,汇聚了吴觉农、胡浩川、庄晚芳、冯绍裘等一批名家,推动了中国茶叶科技和产业的发展。

17、晚近著名学者王国维论清代学术有云:“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来之学新。

18、宣统年间,天津的双盛合班、会元班、吉升班,以及民国初年的东风班、小四喜班等,都是男女合演的戏班。

19、战争理论的研究不是一时之功,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建国初期,身经百战的解放军没有自己的作战条令,沿用的是苏联红军的野战条令。

20、开国初始,赵国南部常有战乱,厢军协同禁军防守护城,招募之人多是灾荒饥民、配军罪犯,待得天下太平,厢军待遇更有提升,诸多贫农纷纷入伍。

21、现在它是风光的厦门市树,是特区发展红火的形象,是南国初夏热恋的大写意,好一个“凤凰花旅游节”招惹万千游客。

22、民国初期的国语课本,课本。

23、察哈尔蒙古起源于遥远的大蒙古国初期,被成吉思汗当作永久的纪念赐给拖雷家族的主妇,因而形成了这一蒙古社会拖雷家族主妇名下的特殊“领户”。

24、民国初年,它们分别被卖给苏格兰人“老埃”埃尔芬斯冬和英裔新西兰人罗素。

25、《清代习惯法》依据清代官府档案、民间契约和民国初期的司法调查等第一手材料,对清代习惯法进行了系统的探究。

26、蔡锷曾经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27、上世纪建国初期,家住乌兰察布盟兴和县农村的人们生活十分艰苦,冬季取暖没有大炭火炉,而凭的是火盆、泥炉、苫房柴。

28、当差食粮的八旗披甲,由于既有份地,又有粮饷,也都变得怠堕懒散,不思进取,逐渐丧失开国初期那种淳朴的风气。

29、和至今在现代化道路上仍步履蹒跚的许多非洲国家相比,和独立四十年后才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印度相比,建国初期我国所实行的体制以及很多政策,包括限制私营传媒的发展,其出发点可以理解。

30、“明末‘桃花扇’,由钱壮悔后人收藏,民国初年曾携北京。

31、大明开国初始,他并未就此安享太平,还在风沙弥漫的北方扫荡蒙元残余势力,竭尽忠诚。

32、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发展充满了艰难。

33、东山洋楼,是民国初年一些华侨和军政官僚在花城东山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兴建的仿西洋别墅,引来达官贵人聚居。

34、战国晚期秦国初步完善了以精耕细作、防旱保墒为中心的农业技术。

35、因为民国初年,余杭县还没有地方审判厅,由余杭县公署代行审判权,王克彬拒不承认引盗入室事,审了一年多,没有审出什么名堂。

36、马万水者,燕赵深州人也,国初入龙烟铁矿。

37、民国初年,吴县政府在南斜塘设斜塘乡治所。

38、民国初年的冥器、永动机的神话,甚至探索到了另一个神秘的领域。

39、民国初年,煤海云州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惨案:窑主宋家骏一家十多口人全部身中鹤顶红之毒而死,只留下宋小姐一人。

40、民国初成,将骄兵肆,人人自诩有功,拥兵自固,省城及附郭滋扰,日有所闻,官长禁止,兵辄曰:中华民国之湖南,吾兵等所造成也,官长何功焉?”。

41、在永兴镇的美梅石村,记者第一次看到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初期为村里一位经商有道的老者亲笔题写“耆年硕德”的石碑,逢年过节,至今受到后人的祭祀。

42、3万公里,电气化铁路18758公里,路网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全国初步形成了“八纵八横”的铁路运输通道。

43、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各路军阀为了割据地盘而龙争虎斗。

44、建国初,党中央曾在文件中说,“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

45、明清时期,广州典当业曾经十分兴盛,到了民国初年,开始渐渐没落,待到国民党统治后期,由于通货恶性膨胀,货币贬值,当押店也先后关闭停业。

46、万盛米行是一间老字号米铺,始建于民国初年。

47、建国初期,为了营构政治化文学新体制,丁玲以较多的批评文字和不多的创作发出了自己作为“小号兵”呐喊助阵的声音。

48、中国近代军装、标志服民国初年算来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时间段,军警服装的变化主要围绕着北洋军是集团的发展而展开。

49、建国初年,因缺乏经验,中共并没有一个机关来作通盘筹划及协调苏联专家的工作。

50、一名美军士兵在阿富汗屠杀了十六名平民,美国初步调查认为原因是精神崩溃。

51、“静观醋”为四川传统三大名醋之一,创始于民国初,3次获重庆市优质产品称号。

52、如出自民国初年的《尖头告状》,不仅讽刺尖钻小人,也揭露刁诈差役,还鞭笞奸佞官僚,诙谐幽默,辛辣尖锐,寓意深刻。

53、民国初年,编纂清史稿时,对于这位位极人臣的曹学士的编纂仅仅写了700字。

54、日前,龙岩连城县四堡乡雾阁村农民邹善衡,在家展示一张他收藏的民国初年福建省国税厅筹备处契单,这契单距今近百年。

55、现今王国初建,百废待举,处处需要用钱,因此龙毅离开王国,身上不过仅仅带了十几枚银币而已。

56、受父荫保护的蒋经国,初得官位,志得意满,风流好色的潜意识却在此时逐渐高涨。

57、不仅是在立国初期和‘拓边’时期如此,这一进程贯穿于每个历史时期,至今方兴未艾。

58、湟源排灯鼎盛时期是在民国初年。

59、建国初期,我国开始实施的统购统销政策,解决了当时的粮食危机,对工业化的发展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60、建国初期,百业待举,国家经济极为困难。

61、一处在规划展示馆一段介绍敷文书院的文字,文中提到“至明国初年书院犹存”,其中“明国”应为“民国”。

62、一日龙羿在藏书室里翻到一卷名叫《班门神目》的木简,原来是战国初年鲁国人公输般在晚年时把自己一身的发明创造记载成册留给后世予后人参考用的。

63、红段子追往昔硝烟弥漫,忆当年烽火连天。建国初创业艰辛,改革令焕发新颜。新世纪喜事频添,看今朝国泰民安。迎建党九十华诞,祝中华捷报频传!

64、建国初期,我国南方油菜主产区大面积栽培的地方品种都是低产的白菜型油菜。

65、大秦为后起之秀,兵锋锐利,势不可挡,建国初年与诸国交战屡战屡胜,六国生畏,无不避其锋芒,多年以来虽行合纵之事,却始终败多而胜少。

66、梁又琳、黄文豪等人主演,讲述了民国初年发生在绍兴一带的某江南小镇“女儿红”酒馆里的爱恨情仇。

67、民国初刊本《海陵丛刻》从北京回流泰州。

68、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相互间有时暗送秋波,有时你争我夺,让人难分谁是谁非,但人民遭殃受罪的事实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69、刘文学说,凭借郑韩故城的高城深池,郑国初期在周天子联合诸侯前来讨伐的六七次战争中都没处过下风。

70、民国初年,平湖所产的"马铃瓜"味甜而鲜,水多而软,皮硬耐藏,半个多世纪来,一直畅销沪杭、港澳地区及南洋诸国。

71、民国初年曾获得能工巧匠银樽奖,上世纪80年代又被评为四川省三大优秀民居,目前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准备进行第二次维修,普通游客难以得见尊荣。

72、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着子渊新曲,应须格外含情。苏轼

73、民国初年,徐树铮位居要津,叱咤风云。

74、袁林是我国民国初年的一座官式建筑群。

75、第三进为燕翼堂,民国初重建,堂名“燕翼”按辞义有辅佐帝王之寓意,规格与大厅保持一致,月梁雕刻人物故事,明间正中悬挂“燕翼堂”大匾。

76、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玉门古渡逆洛河而上可达九朝古都洛阳,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顺水而下可达山东直至海口。

77、甚至从民国初还有汉字罗马字化、汉字拉丁化,直到近几十年来的汉字拼音化的激烈的“革命”姿态与立场。

78、民国初年,国家对女性性犯罪的惩罚较前有所减轻。

79、我专门看了一下春秋战国的历史,战国初魏国是七过最先通过变法强盛的,也是一个最先称王的,拥有很多优秀的人物,如西门豹,李悝,吴起,田子方等。

80、从经济学与财政学的角度,分析论证了建国初期财政体制及政策目标模式选择的基本经验。

81、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

82、建国初期我们强调战天斗地,向自然进军,开展围湖造田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83、广东的当铺在民国初年便已经没落,待到国民党统治后期,由于通货恶性膨胀,货币贬值,当押店也先后关闭停业。

84、民国初年,伴随着上海都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市民文学期刊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85、新中国初创,百废待举,最缺的就是人才。

86、民国初年,从德国买回两台洒水车淋洒马路民国初年,广州城市卫生管理承袭清末的体制,由警察厅的卫生课负责。

87、另外一种是说此处建会馆之前为乱葬岗子,后民国初年有佛山大贾斥资建义庄,雇一面如狮的麻风老。

88、赵匡胤黄袍加身,气吞山河,大宋禁军挥戈指天下;雁门关外,契丹辽国初露峥嵘,厉兵秣马,以待天时;面对如此兵锋,南唐儒家少年,投笔从戎,乌衣行天下。

89、夷陵之战是三国初年影响深远的一场战争。

90、绍兴古越藏书楼为清末民国初国内率先建成开放的公共图书馆。

91、汉帝国初建之时,满目疮痍,国力极度羸弱,开国皇帝刘邦要出巡,居然配不齐六匹肤色一样的骏马,一些列卿大夫和诸侯,穷窘得只好以牛车代步。

92、宣统二年即1910年,王国宪特受四等嘉禾章和状,选授广东省乐昌县教谕;民国初期担任广东省参议员,积极参政议政,意气风发。

93、清代末年,它被官僚圈占辟为园林;民国初年,它一度改为游乐场,后来遭受火劫,成了一座废圩。

94、“郝建秀工作法”,作为建国初期纺织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曾大大鼓舞了广大纺织职工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

95、民国初年时,汉川县刁汊湖一带的血吸虫很多,当地不少居民因此得了大肚病。

96、建国初期新中国为争取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97、五华县旧名长乐县,民国初改现名,属梅州市辖县。

98、我国初步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99、为中国初生婴儿提供乙型肝炎疫苗而进行的筹款运动。含基金介绍、乙型肝炎信息、活动详情、照片集。

100、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人民不得安宁。

猜你喜欢

  • 无聊造句(精选100条)

    1、人们驾着一叶扁舟,来到世上,东边漂泊,西边流荡,没有着落困难是苦,但有了结束,也何尝不感到平庸的无聊呢?2、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强烈程度当作是强烈爱情的证据,而实际上这只不过表明了这些男女先前是多么地孤单、寂寞、无聊而已。3、如果实

  • 无聊造句(精选100条)

    1、囚禁在象牙塔里文艺精英除了自己之外别无可谈,谈完了自己就互为观众。全部无聊、麻烦、伤害,就产生于这种小空间里的“互为观众”。余秋雨2、一切都一成不变。任何时候、任何年月、任何时代,事物的发展方式都如出一辙。变的只是年号,只是交椅上的面孔

  • 无聊造句(精选39条)

    1、可是极无聊,极不堪的下流种子有时却磊落大方,一鸣惊人,情愿把自己牺牲了。2、石应语依旧埋着头看课外书,莫钟懒洋洋的拿出语文书随便翻了个位置和百无聊赖的韩雨枫聊了起来。3、是不是有时候,也会觉得活着很无聊,即便是立刻死了,也没有很大关系。

  • 闲聊造句(精选100条)

    1、台上8位仙风道骨的老修仙者都云淡风轻的,或独自饮茶,或互相轻笑闲聊几句,或闭目入定,或严肃不苟一笑。2、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发条短信,咱们扯闲聊天。生活的烦恼咱们互相排遣,工作的事情咱们放在一边。常坐下谈谈,坐下谈谈,因为你快乐是我最大

  • 闲聊造句(精选87条)

    1、轻松已欠费,松懈已停机,懒惰要呼叫转移,闲聊要不在服务区,重拾工作手机卡,装上年前旧号码,整装出发,假日归来更潇洒。愿你事业顺心,大吉大利!2、国人习惯,吃菜闲聊,烫后说事。徐皓峰3、隋天抢婚的事自然轰动了整个帝都,所有人都在猜测着隋天

  • 僚佐造句(精选21条)

    1、玄宗规定,几位刺史到任之后不负责具体州务,一切政务都交给僚佐处理。2、10月3日,为史迪威事,王世杰及时任军委会政治部长的张治中面见蒋介石,张问何故于发电要求撤换史迪威之前“不与文武僚佐细商”。3、盖公去后数月,项城每与僚佐忆之,犹为耿

  • 僚友造句(精选13条)

    1、今储宫肇建,王府初启,至于僚友,必惟妙择。2、当年仲夏,翼公“乃解印绶谢诸僚友”,乘船沿赣江下行,自觅归隐躬耕之地。3、今储宫肇建,王府复启,愿采温良、博闻、恭俭、忠鲠者为之僚友,仍请东宫置拾遗、补阙,使朝夕讲论,出入侍从,授以训诰,交

  • 属僚造句(精选14条)

    1、结果,自然是被一众投其所好的属僚架在半空中,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弄潮儿”。2、七月,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公在官时声绩,锡住奏其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僚欺罔。3、“先父生前,不少故旧属僚都要他写下自己的回忆,并对一些不切实际的指责做出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