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造句(精选100条)
1、叔陵入为扬州刺史,事务多关涉省阁,执事承意顺旨,即讽上进用之;微致违忤,必抵以大罪,重者至殊死。
2、非也,我见昨日傍晚萧兄登上游舫教训刺史之子,虽是大快人心,但却显得江湖经验不足,显是涉世未深不由暗自担心。
3、其实“杏花村”并不在山西,诗为小杜作池州刺史时所作,杏花村在今贵池县城南。
4、许稷字群苗,泉州刺史辅乾之孙。
5、各州刺史和河东道按察使这批官员邀请也就算了,毕竟李治监国期间,曾有不少文书往来,也算私下联谊。
6、到成帝绥和元年,罢部刺史,置州牧,秩亦二千石,哀帝一度复旧制,不久又为州牧。
7、庚午,至蒲州,刺史赵元楷课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车驾,盛饰廨舍楼观,又饲羊百馀口、鱼数百头以馈贵戚。
8、阔论高谈,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
9、只是很可惜,幽王十二年时任忻州刺史的江安右迁廷尉府,忻州刺史就变成了唐家。
10、赵栅一袭黑衫挺挺的站在襄阳城的城楼之上,距离上次的大战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冷羽力排众议,封赵栅为襄阳刺史,黄巾之战也已经接近尾声了。
11、侯景之叛也,南兖州刺史石长宣颇相影响,诸州刺史、守、令、佐史多被诖误。
12、以宰相之才为连州刺史,是“函牛之鼎烹小鲜”。
13、玄德,贼势浩大,我等认为不如闭城死守,然后派出快马往幽州刺史处搬取救兵,然后内外夹攻,以破黄巾,不知玄德意下如何。
14、这里是潮汕十余万袁氏的发祥地,相传始祖为袁琛,为北宋兵部尚书,因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被贬为潮州刺史。
15、时任豫州刺史的狄仁杰直言进谏,成功阻止了武则天的滥施刑罚,并因其卓越才干受封拜相,获赐紫袍一袭。
16、三十年,元凶弑逆,南谯王义宣起兵入讨,爽即受命,率部曲至襄阳,与雍州刺史臧质俱诣江陵。
17、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
18、四方士民,若有欲陈言刑政,益国利民,沦碍幽远,不能自通者,可各诠条布怀于刺史二千石。
19、这四万大军刚刚一走,新任并州刺史丁原就得到了消息,再结合这两日来的传言,丁原立刻就断定南匈奴后院起火了。
20、诏公卿以下各上封事,及郡国守、相举有道之士各一人;又故刺史、二千石清高有遗惠、为众所归者,皆诣公车。
21、又有人传言易州刺史已带随从离开,虽早有安民告示贴出,但依旧人人自危,不知如何是好。
22、都说破家县令,灭门刺史,看来县令的女儿也不含糊……
23、刺史僚佐,州吏则自署,府官则命于朝廷。
24、南谯王义宣不肯就征,以诞为侍中、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开府如故。
25、如上文所说,江西籍的溪州刺史彭仕愁,他还有个土家语人名墨夫送,他的大臣向宗彦的土家语人名叫涅壳赖。
26、狄仁杰到职后,改变了前刺史独孤思庄尽趋百姓人城,缮修守具的作法,让百姓返田耕作。
27、久驻地方的刺史,现在是州牧,终于明确地获得了高于郡守的地位,独揽地方军民大权,成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长官。
28、荆州刺史朱修之切断了马鞍山的交通要道,据险固守。
29、魏定州刺史高阳许宗之求取不节,深泽民马超谤毁宗之,宗之殴杀超,恐其家人告状,上超诋讪朝政。
30、欢求粮于相州刺史刘诞,诞不与;有车营租米,欢掠取之。
31、子乔复仕为荆州别驾,时元帝为荆州刺史,而州人范兴话以寒贱仕叨九流,选为州主簿,又皇太子令及之,故元帝勒乔听兴话到职。
32、朱三爷心情颇佳,只是昨晚刺史府爆炸闹了大半夜,扰了他好一场春梦。
33、1200年前,唐代“诗豪”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不仅留下了诸多作品,更开创了连州重文兴教的传统,促使连州此后名人辈出,享有“科第甲通省”的美誉。
34、初时,中郎将董卓因贿赂中常侍张让等人,结托朝贵,得任显官,拜前将军,鳌乡侯,领西凉刺史,统西凉大军二十万,骄横跋扈,常有篡逆谋叛之心。
35、骤马挥鞭,兵器无踪,披头散发的刺史仓皇失措。
36、他被封为刺史,要立即走马上任.
37、戊戌,以神策普润镇使苏光荣为泾州刺史、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
38、三国时魏国名吏,官梁州刺史,有惠政,深得民心。
39、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于荆门(今湖北荆门),俘斩十分之七八,黄巢与尚让收余众渡江东走,这时刘巨容以“朝廷无信”。
40、侯景之乱被平定之后,萧绎任命鲁悉达为北江州刺史。
41、其后稍稍变易,公卿以下传相促急,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察过悉劾,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
42、仁杰之子狄光嗣,历任淄、许、贝三州刺史,事亲至孝。
43、他的父亲叫王浑,有很好的名声,官做到了凉州刺史。
44、那汉子口中的高平村位于安阳城以西约二十里地,唐咸亨中,相州刺史李景在此地作堰,引安阳水东流溉田,入广润陂。
45、正始中,夏侯道迁举汉中内附,宣武遣尚书邢峦为梁、益二州刺史以镇之,近夏人者安堵乐业,在山谷者不敢为寇。
46、部刺史和侍御史的意见,都报告到副宰相御史大夫,副宰相再报告到宰相。
47、诸子无汗马之劳,位至柱国、刺史。
48、赠本官,加绛、晋、建州刺史,谥曰质。
49、李勋和王弘接到了刺史张懿的书札就立刻马不停蹄的来到晋阳,一进刺史府,李勋就问道:“张刺史,朝廷准了没有?”。
50、后来,李子路又率兵半路截杀了新任扬州刺史严象,众人都称赞他有勇略,一时声名远扬。
51、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女,魏护东夷校尉、高丽总管、关内侯文鸯之鸾凤女兄,谯人也。
52、例如,汉末的刺史和唐末的节度使等均集军民两政大权于一身,对直属僚佐均有自行辟除的大权。
53、家有良马,为先父生前所乘,雍州刺史梁纬倚势索之,未遂,冠孝直以受脏之罪而下狱致死。
54、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
55、尉迟敬德初仕隋,为朝散大夫;入唐,为右武侯大将军,讨吴国公,后出任襄州都督,累迁同州刺史,官至开府仪同三司。
56、大人就认为自己只配做刺史?你的血肉里难道就不热血滚滚,干一番大事,名垂千古。
57、二哥命楚夕在珂琅山接应援军,但王恭将举兵讨伐司马尚之,殷仲堪分给二哥五千精兵,要二哥和杨佺期赴湓口讨伐江州刺史王愉,根本没心思理会大雁山战役。
58、杨妃娘娘是右卫副率慈汾二州刺史静公杨誉之女,是吴王殿下的原配嫡妻!
59、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
60、先是安定太守孙俊受取狼藉,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多杀降羌,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并老弱不任职,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
61、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恒州刺史、袭陇西郡王李惟岳,以其父宝臣有忠劳于王室,惟岳隳坠父业,蔑弃国恩,缞绖之中,擅掌戎务。
62、少为县功曹,乞豫州刺史周景任己为陈国从事,因追究陈相羊昌罪恶而著名。
63、公元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在宁州境内一小镇停留,无意间竟发现朝廷官银失盗的真实情况,竟然与博州刺史李冲谋反有着莫大的关联。
64、从夏商起青州就设有地方官府,西汉武帝元封五年设青州刺史部,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定青州为南燕国都。
65、他的起家是告发舒王李元名和恒州刺史裴贞谋反,结果两家全遭灭族,侯思止则官为游击将军。
66、《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调任荆州刺史,赴任途中路经昌邑,县令王密夜访,“怀金十斤”,声称“暮夜无知者”。
67、这是杜牧任池州刺史时偕友人游览齐山的即兴诗,愉悦中不乏豪情。
68、而在屋里听着的孙艾却是感到索然无味,什么劳什子名剑玄水,还不如送点刺史府的珍藏书典来呢。
69、隋故鹰击郎将尧君素,虽桀犬吠尧,有乖倒戈之志,而疾风劲草,实表岁寒之心;可赠蒲州刺史,仍访其子孙以闻。
70、怒气不消的宪宗,将韩愈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并敕旨即刻离京赴职。
71、西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置刺史一人,以六条察问。
72、当时河东不少北齐将士不甘做北周降将,便密谋叛周,打算迎宗室的任城王高湝领导抗周,后来高湝未能迎到,便将定州刺史范阳王高绍义请云。
73、辛未,宗侃取渝州,降刺史牟崇厚;癸酉,宗阮拔泸州,斩刺史马敬儒,峡路始通。
74、(李华《寿州刺史厅壁记》)因此,整个唐代,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形成了一种较为开放的风气。
75、李渤见水兰头脑清醒、办事公正,就上奏朝廷举荐他当了宜州(今广西宜山)刺史。
76、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
77、他见朝政多阙,祸乱相寻,乃建言刺史太守,由赂得官,刻剥百姓,乃致离叛,应急选清名重臣,出任牧伯,剿抚兼施,方可削平世乱等语。
78、刺史大人,你难道真想屈打成招?我唐某人上对的起天地,下对得起自己,打死也不招!
79、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月,朝廷在东都耕籍田,大赦天下,都城酺三日,下令三百里内刺史、县令以乐进,竞为侈糜。
80、中央缺了一个人,在京口的何充又调了回来,都督扬州等诸军事,兼扬州刺史,录尚书事,顶替了庾冰的位置。
81、现在,这个未来的徐州刺史要和家将们议论国事,她一个内眷也不好逗留,就脉脉看了王焯一眼,便先陪着老夫人下去了。
82、尽管孙坚功绩显著,刚上任的荆州刺史、出身名门世族琅琊王氏的王睿,却对此颇为轻视。
83、六月己卯,魏建义城主兰宝杀魏东徐州刺史,以下邳城降。
84、刺史一身而二任,兼掌军民两政,因而州府机构也有两套班子。
85、高祖以鲁生为北司州刺史,鲁贤北豫州刺史,超秀定州刺史,为北境捍蔽。
86、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87、灵太后临朝,三公郎中崔鸿上疏理寿兴,诏书追雪,赠豫州刺史,谥曰庄。
88、公以平北文武寡少,不宜别置,于是罢平北府,以并大府,以世子为豫州刺史。
89、后来,李重茂的哥哥、任集州刺史的谯王李重福在一些原被贬出朝廷的官吏支持下,自立称帝,同时封弟弟温王为皇太弟。
90、刺史大人说的是,不该打断了子日的诗兴啊,须知子日素昔的诗才可是极好的。
91、陶刺史这边儿得罪不起,可太极老弟那边更不能断了来往!眼下这世道人情,变化莫测,须得小心处之才是!区区1000石粮米,糜家还是拿得出的!
92、并州刺史王浚、刘琨等起兵30万攻打平阳;2、令左丞相司马睿带兵20万攻洛阳;3、令右丞相司马保带兵30万保卫长安。
93、刺史大人,士可杀不可辱!什么妖怪,这你也信?只不过是我唐某人臀部已经麻木,没有知觉而已。
94、且慢,吕奉先虽违军规在先,但念及他斩杀了檀石槐有大功,功过相抵,还请刺史刀下留人!
95、十年的南征北战,陷饶州先登;克澧县,杀刺史李绚;信州会战,斩杀淮扬名将张?的五虎将中有他;战潼关,是他带突骑绕击关后,一举而破。
96、夏五月己酉,西魏行台宫延和、陕州刺史宫元庆率户内属,置之河北。
97、褚蒜子又想到自己的父亲褚裒,征他入朝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遭到不少大臣反对,担心外戚干政、皇权旁落。
98、至于两朝的达官显宦有很多鲜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余人,其他如尚书、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胜枚举。
99、《宋会要辑稿》记述了另一个折太君,她的事迹与传说中杨业妻颇为相像,不过她是丰州刺史王承美的夫人。
100、谢安已兼任扬州刺史,中书监、录尚书事等。